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关于欺负类儿童自我概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2所中学的380名初中生的欺负行为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受到家庭欺负,对学生自我报告的类别进行调整,然后考察欺负类儿童的自我概念。结果表明:(1)欺负类儿童与非卷入类儿童在自我概念的各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而欺负/受害类儿童与非卷入类儿童除社交认知外,在学业认知、自尊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欺负/受害类儿童具有较低的学业认知和自尊。(2)欺负类儿童与欺负/受害类儿童在自我概念的各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欺负类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2.
有位朋友告诉我她的小孩成天手脚不停,在学校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东张西望,还扰乱周围的同学,学习成绩也上不去;在家里也是一刻不闲着,蹦蹦跳跳,不能安静一分钟,作业也要经常提醒才能完成,这让她非常头疼,问我她的孩子是不是患有儿童多动症。这让我想起不久前接触到的  相似文献   
3.
学校欺侮行为原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欺侮、被欺侮、家庭环境以及学校和教师等五个方面对欺侮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探讨。实验用自我报告和同学提名两种方式,结果发现:欺侮自己心情不好、发泄、寻开心,自己自认为有强优势、仗势欺人,看别人不顺眼,嫉妒别人以及受到挑衅、报复;被欺侮体形弱小,样衰、长相不好看,自己挑衅别人,以及口误、说错话;学校及教师不能正视欺侮行为的存在,对其采取回避的态度;更多的放任型、更少的民主型和保护型家庭教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欺侮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