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以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为视角,运用元分析技术梳理了留守儿童歧视知觉与积极和消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探究了影响其关系的调节变量。通过文献检索与筛选,共27篇中英文文献,56个独立样本纳入元分析,包含被试17146名。结果显示,歧视知觉与积极心理健康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98),与消极心理健康指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65)。调节效应分析发现,留守儿童歧视知觉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歧视知觉测量工具的影响,与消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歧视知觉测量工具、学龄段以及消极结果类型的影响。同时,元回归分析发现,文献年份对歧视知觉与积极心理健康指标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 性别对歧视知觉与积极和消极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留守儿童歧视知觉与积极和消极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探索提升留守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的新路径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揭示歧视知觉对初中生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 研究1采用问卷法对752名初中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 运用潜变量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的纵向预测关系; 研究2采用动态公共物品困境实验考察歧视知觉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以及群体类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 T1合作倾向可负向预测T2歧视知觉, T2歧视知觉可负向预测T3合作倾向; (2)在公共物品困境前三轮投资比和贡献率上, 歧视知觉和群体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 而在后三轮仅发现歧视知觉在投资比和贡献率上的主效应, 以及群体类型在贡献率上的主效应。以上结果表明, 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存在纵向螺旋式影响; 歧视知觉对前期合作行为的影响受到群体类型的调节, 但随着互动时间延长, 该调节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双目标CD-CAT,将六种项目区分度(鉴别力D、一般区分度GDI、优势比OR、2PL的区分度a、属性区分度ADI、认知诊断区分度CDI)分别与IPA方法结合,得到新的选题策略。模拟研究比较了它们的表现,还考察了区分度分层在控制项目曝光的表现。结果发现:新方法都能明显提高知识状态的判准率和能力估计精度;分层选题均能很好地提高题库利用率。总体上,OR加权能显著提高测量精度;OR分层选题在保证测量精度条件下显著提高项目曝光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4.
Evidence of distributional learning, a statistical learning mechanism centered on relative frequency of exposure to different tokens, has mainly come from short-term learning and therefore does not ostensibly address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learning processes. The present longitudinal study examines both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distributional learning of phonetic categories on non-native sound discrimination over a 12-month period. Two groups of listeners were exposed to a two-minute distribution of auditory stimuli in which the most frequently presented tokens either approximated or exaggerated the natural production of the speech sounds, whereas a control group listened to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for the same length of time. Discrimination by listeners in the two distribution groups improv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short exposure, replicating previous results. Crucially, this improvement was maintained after six and 12 months, demonstrating that distributional learning has long-lasting effects.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This article addresses potential legal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lawsuits that have been brought when counselors and counseling students have used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s the basis for refusing to counsel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exual clients. Four lawsuits are reviewed, issues relevant to the cases are identified, and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or educators and counseling stude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