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72篇
  98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胡姝婧  江光荣 《心理科学》2014,37(6):1491-1496
为了解短程咨询中工作同盟和领悟对咨询效果的影响,以12个个案94次会谈为对象,考察工作同盟、领悟分别与会谈效果、治疗效果的关系,并考察二者共同作用于效果的方式。结果表明,咨访双方评定的工作同盟都可以正向预测会谈效果,但不能预测治疗效果;领悟与会谈有效性正相关,领悟正向预测治疗效果;咨询师评定的同盟的三个维度以领悟为中介影响其对会谈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932.
林青  王争艳  卢珊  梁熙  贺琼  王朝  胡若时 《心理学报》2014,46(3):353-366
采用视觉习惯化实验程序、陌生情境技术及母亲行为Q分类方法对41名14个月的学步儿及其母亲进行了学步儿内部工作模式、学步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依恋类型以及母亲在母婴互动中的敏感性的评估。结果发现:(1)不安全型的学步儿预期看护者对他们痛苦的信号是无回应的。(2)以自身为中心的母亲的学步儿预期看护者是无回应的。(3)潜类别分析的结果发现母亲敏感性影响学步儿依恋行为的2种关系模式:类别1, 以孩子为中心的母亲的学步儿更容易形成看护者是有回应的预期, 持这种预期的学步儿在陌生情境程序中表现出安全依恋行为; 类别2, 以自身为中心的母亲养育出的学步儿更容易对看护者形成无回应的预期, 并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不安全依恋行为。研究表明:内部工作模式在母亲的敏感性和学步儿的依恋安全性之间起着重要的内部机制作用—— 母亲的敏感性行为的累积促进了学步儿内部工作模式关于母亲的预期, 这种预期又进一步引导着学步儿的依恋行为。  相似文献   
933.
刘兆敏  郭春彦 《心理学报》2013,45(3):276-284
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共享记忆系统的信息表征网络, 关系密切。实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记录长时记忆信息对工作记忆的长时语义启动和工作记忆对相关长时记忆信息的长时语义启动。结果显示:与新项目相比, 学习项(即长时记忆信息)对工作记忆的目标信息产生了明显的行为启动效应, N2潜伏期、波幅和P3潜伏期也表现出明显的神经启动效应, 即, 学习项比新项目的反应时更短、N2和P3的潜伏期更短、N2更正, 但学习对非记忆项的影响不大; 工作记忆对相关的长时记忆信息也产生了神经启动, 表现在类别比较任务中记忆类信息比其他信息(即, 与工作记忆任务中的信息无关的内容)的N400更正。而且, 这种神经启动也会因刺激重复次数的增多而降低:与新项目相比, 学习项会使与之语义类似信息的N400更负。上述两种长时语义启动的存在及其ERPs的神经启动均为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使用共同信息表征的观点提供了证据支持。证据还表明, 在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相互作用中注意是关键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934.
张豹  黄赛  祁禄 《心理学报》2013,45(2):139-148
工作记忆表征能否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目前实验结果尚不一致。有研究者认为能否观察到注意引导效应取决于视觉搜索类型。研究采用工作记忆任务与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双任务范式, 结合眼动追踪技术, 对不同视觉搜索类型下的注意引导效应进行验证。实验1结果发现, 不管视觉搜索任务的靶子是否变化, 在早期的眼动指标上都发现了显著的注意引导效应, 但注意引导效应在靶子固定的视觉搜索任务下表现得更强。实验2在平衡两种视觉搜索任务中的工作记忆负载后发现, 两种视觉搜索任务下都出现了显著的注意引导效应, 但没有发现实验1中所出现的任务间差异。实验结果否定了视觉搜索类型对注意引导效应的决定性影响, 同时也提示工作记忆负载可能在注意引导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5.
研究采用单探测变化检测范式,考察了两维特征图形在视觉客体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机制,并对其容量进行测定。40名被试(平均年龄20.56±1.73岁)随机分为两个等组,分别完成实验一和实验二。实验一的刺激图形由颜色和形状两基本特征组成,实验二的刺激为由不同颜色和开口朝向组成的兰道环。两个实验结果均显示:(1)特征交换变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与单特征变化条件下最差的记忆成绩差异不显著;(2)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成绩显著优于客体工作记忆任务;(3)被试在视觉工作记忆中能存储2~3个客体和3~4个空间位置。这表明,由两种不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图形在视觉客体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中均以整合方式进行存储,空间工作记忆的容量大于客体工作记忆。  相似文献   
936.
前摄干扰(PI)对工作记忆有决定性影响.注意加工理论认为处于工作记忆“注意焦点”的信息不受PI影响,偏向-竞争理论则提出个体对熟悉信息和情景信息代码做出权重评估,解决工作记忆PI效应.研究者从工作记忆编码和提取加工的PI效应、内容相关和情景相关的PI效应、PI消除的脑成像特征等角度进行了验证,多数结果支持偏向-竞争理论.未来研究应使用脑成像技术探讨PI效应与工作记忆子系统、子功能之间的关系等主题.  相似文献   
937.
以Baddeley工作记忆模型为基础考察儿童语音环路、视觉空间模板、中央执行的发展及其与复杂广度的关系。225名6-9岁被试完成9个任务,分别测量听力广度及工作记忆三个子系统的功能。发现工作记忆各个子成分的功能在6-9岁期间发展速度不同;中央执行与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的联系随年龄增长加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中央执行和语音环路功能对儿童听力广度都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表明言语复杂广度任务既涉及中央执行功能也涉及语音环路的存贮功能。  相似文献   
938.
以1197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工作满意度与教学动机的关系。典型相关分析发现两组变量之间存在三对典型相关关系:环境满意度、升迁进修满意度、收入满意度和管理满意度作为抑制变量强化了活动满意度与内部动机的正相关;活动满意度和收入满意度对环境满意度与外部动机的正相关关系有调节作用,管理满意度作为抑制变量影响着升迁进修满意度、环境满意度与外部内化动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鉴于工作满意度对教学动机的影响更为明显,采用分层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可能存在显著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939.
工作记忆训练成为近年来提升个体认知绩效的一种有效方式。工作记忆训练主要是指采用工作记忆广度任务、刷新任务以及各种复杂工作记忆任务在计算机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训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工作记忆训练能提升工作记忆、流体智力、抑制、注意、阅读和数学等认知功能。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工作记忆训练引起大脑额-顶区域激活减弱, 而皮层下结构包括纹状体和尾状核区域的激活增强; 工作记忆训练减少了大脑灰质的数量, 增强了大脑白质的功能连通性; 工作记忆训练引起尾状核上多巴胺受体的变化。未来的研究需要在研究设计、被试人群、研究手段上进一步确认和扩展工作记忆训练的有效性和内在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940.
大学生工作记忆容量对图形推理影响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眼动技术,选取瑞文图形推理测验作为实验材料,探讨工作记忆对于图形推理过程的影响。实验为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2(性别:男、女)×3(题目难度:高、中、低)的混合实验设计。以扫视时间、眼跳幅度、注视次数、扫视次数、瞳孔直径为因变量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第一,不同性别大学生进行图形推理过程的眼动模式有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由工作记忆差异所导致,而是图形推理策略不同所引起;第二,工作记忆容量高低影响图形推理过程,由于工作记忆影响注意资源分配,从而工作记忆容量高低不同会导致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图形推理,不仅影响工作记忆推理过程,也导致推理成绩的差异。这些结果能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因材施教以及考试测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