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72篇
  1355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赵欣  袁杰  徐依宁  傅世敏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708-1722
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注意选择的表征不仅可以基于空间, 也可以基于物体。基于物体的注意(object-based attention, OBA)的研究范式主要有双矩形提示范式和侧干扰范式, 有关基于物体的注意的机制的理论有感觉增强理论、注意优先理论和注意转换理论。影响基于物体的注意效应的因素主要有刺激本身的特征(如刺激呈现时间)、其它知觉过程和经验因素等。视觉物体的概念既包括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定义的物体, 也包括无意识下的物体、变化之后的物体和自上而下的物体。  相似文献   
992.
赵乐  冉光明  陈旭 《心理科学》2014,37(3):567-572
视觉预期是一种运用视觉信息的部分资源和先行资源对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测的能力。为了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视觉预期的内在加工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国内外研究者更为科学深入地探讨这种自上而下的加工,本文主要从婴幼儿和成人运动员两方面来阐述视觉预期的相关研究。首先从婴幼儿对物体相关属性和行为目标的视觉预期两方面探讨了视觉预期的类型,然后论述了成人视觉预期的神经机制。最后,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加强视觉预期相关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注重环境在视觉预期中的作用,从神经网络角度研究视觉预期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人类对生物运动具有较强的视觉敏感性,即使在视觉线索有限的情况下,仍能提取其中的社会性信息。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当前生物运动视知觉实验研究涉及的各类社会性信息,并归纳分析社会认知缺陷与生物运动视知觉加工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促进对生物运动视知觉加工心理机制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以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大学生和老年读者为对象,采用消失文本范式,通过操作注视词消失的延迟时间,考察了不同年龄阶段读者对注视词进行视觉编码的过程.结果发现:(1)注视词延迟消失严重影响小学三年级和老年人的总阅读时间,但对小学五年级和大学生读者总阅读时间的影响不显著;(2)注视词消失不影响小学五年级、大学生和老年读者基于词的平均凝视时间,但影响小学三年级读者的平均凝视时间;(3)所有消失条件都不影响大学生被试的基于词的回视次数,但严重影响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和老年读者的回视次数.这些结果表明,中文阅读过程中,对注视词的视觉编码能力在小学五年级阶段已趋于成熟,但进入老年阶段出现老化;视觉编码的保持在儿童词汇识别的中后期加工阶段中仍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牟兵兵  宛小昂 《心理学报》2014,46(11):1603-1612
干扰项预习效应是视觉搜索的试次间效应, 反映了过去不成功的搜索经验对注意的抑制。本研究中, 被试对情绪材料进行视觉搜索时, 同一个画面中的刺激的情绪效价可能一致, 也可能存在一个效价与众不同的靶子。实验任务是要求被试找到该靶子, 并对它的非情绪特征进行辨别反应。本研究包括3个实验, 分别采用情绪面孔的照片、情绪性动物图片、情绪性动物示意图, 均发现了情绪干扰项预习效应。也就是说, 当先呈现无靶子的试次再呈现有靶子的试次, 且有靶子的试次中干扰项的效价与之前无靶子试次中的刺激的效价一致时, 被试的反应要比靶子的效价与之前无靶子试次中刺激效价一致时更快。这些结果表明, 选择性注意系统可以利用以往的情绪信息引导注意的分配, 使当前注意偏离那些曾经搜索过但没有找到靶子的情绪特征, 而且这些情绪信息可能是由人脸表达的, 也可能是由于人以外的因素表达的。这些结果体现了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 尤其是个体对情绪的已有经验对视觉选择注意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搜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记忆任务与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范式,以二维对称图形为材料,探讨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搜索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视觉工作记忆内容条件下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无效信息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有效信息条件下的反应时。(2)不同搜索序列条件下反应时差异显著,复杂序列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简单序列条件。结果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内容影响视觉搜索效率,其变化趋势不受序列大小的影响,结果支持偏向竞争模型。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毅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2):210-219
视觉系统是一个资源有限的信息加工系统, 在任何时刻视觉注意只能选择外界环境中的有限信息进行加工。工作记忆对于解决视觉场景中不同物体之间的注意竞争具有重要作用, 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物体表征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引导注意优先选择视场中与之匹配的物体。本文系统回顾了有关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注意的引导作用的研究文献, 并探讨了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捕获的自动性, 指出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捕获是一个有条件的自动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 大量的研究分别从行为和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客体工作记忆的特性。行为水平上,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客体工作记忆研究范式、客体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方式、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等方面, 而客体工作记忆存储的争论体现在客体工作记忆存储的“强捆绑”假设、“特征-捆绑统一存储”假设、双重存储机制假设, 以及客体的捆绑等方面。认知神经水平上, 颞叶、枕叶和顶叶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作用不同, 顶叶、颞叶和前额叶在工作记忆特征捆绑和加工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采用注意线索范式对小学生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被试为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研究主要考察分心物数量、线索有效性和目标新异性对小学生注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三年级(8~9岁)儿童表现出显著的注意阶段性波动,该结果与国外研究有一定的一致性,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2)小学阶段儿童在相同任务上的选择注意加工速度比成人慢300~1100ms;(3)分心物数量、线索有效性和目标新异性对儿童选择注意发展的影响与成人的结论一致,而且呈现持续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项目突显方式对视觉搜索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搜索策略是将视觉注意导引到目标最可能出现位置的直接认知控制。本研究采用眼动跟踪技术与视觉搜索时间——鼠标点击时间的分离技术,探讨计算机视觉界面不同项目突显方式下的搜索策略问题。结果表明:(1)有无项目突显方式、不同的突显有效性水平,被试采用了导向式和序列式两种不同的搜索策略;(2)被试采用导向式搜索策略时,被试在第一个感兴趣区域首注视点百分比小于58.3%,在视觉搜索过程中的注视点数量明显较小、扫视轨迹长度和注视时间明显较少;(3)被试采用序列式搜索策略时,被试在第一个感兴趣区域首注视点百分比大于58.3%,在视觉搜索过程中的注视点数量明显较多、扫视轨迹长度和注视时间明显较长;(4)采用导向式的视觉搜索策略能显著减少被试的视觉搜索时间,提高视觉搜索的绩效,但不能显著减少被试的鼠标点击时间;(5)因为视觉界面上突显的设置改变了用户的搜索策略,所以提高了视觉搜索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