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38篇 |
免费 | 326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24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187篇 |
2018年 | 203篇 |
2017年 | 177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306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策略及特性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情绪工作的资源守恒为理论基础, 通过问卷调查, 探讨了368名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策略及其特性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①表面行为策略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显著, 主动深度行为策略和被动深度行为策略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显著。②情绪表达多样性和持久性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显著, 并与表面行为策略成正相关显著, 与被动深度行为策略负相关显著;③表面行为策略在情绪表达多样性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起部分中介作用, 被动深度行为策略在情绪表达多样性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基于认知-经验理论,采用行为实验法和情境故事法,探讨了不同信息加工方式对不公正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影响,以及受害者敏感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理性加工相比,经验加工下个体对不公正有更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合作意向更低;受害者敏感性调节加工方式与不公正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即受害者敏感性低时,加工方式与人际公正对合作意向交互作用显著,受害者敏感性高时,加工方式与人际公正对合作意向没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4.
995.
采用先学习原型字谜、接着进行正负情绪诱导、然后再进行靶字谜测验的三阶段实验设计,探讨了不同诱发情绪状态对汉语字谜原型激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难度高的靶字谜的测试中没有发现正负诱发情绪状态对汉语字谜原型激活的不同影响;但是,在难度中等的靶字谜的测试中,诱发的正面情绪状态对汉语字谜原型激活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诱发的负面情绪状态与控制组相比对汉语字谜原型激活没有显著影响。性别变量在两种实验条件下都没有显著主效应 相似文献
996.
997.
最近几十年以来, 情绪对记忆的影响越来越受到认知心理学家的关注。本文总结了我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师从傅小兰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我的研究以中文词语为学习材料, 分别考察了在编码过程中和编码结束后诱发情绪对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的影响。当情绪在编码阶段被诱发, 主要的研究发现如下:1)负性情绪增强自由回忆, 但正性情绪只呈现出增强自由回忆的趋势。2)负性情绪降低总体再认记忆, 但正性情绪对总体再认记忆没有影响。此外, 正性和负性情绪均不影响“记得”反应的正确率; 然而, 负性情绪降低了“知道”反应的正确率, 正性情绪对“知道”反应的正确率没有影响。3)正性和负性情绪均对来源记忆(即对词语字体颜色的记忆)没有影响。当情绪在编码结束后被诱发, 主要的研究发现如下:1)对女性被试而言, 负性情绪增强了项目记忆的巩固, 然而, 对男性被试而言, 正性和负性情绪均不影响项目记忆的巩固。2)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被试, 正性和负性情绪对来源记忆的巩固均没有影响。本研究的上述发现对建立情绪和记忆的关系具有理论意义, 对如何在教学情境中如何利用情绪诱发促进学生的记忆巩固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