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4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2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9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axioms, general beliefs that people hold about the social world, and values, defined as desirable goals for life, were examined in five cultural group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axioms and Schwartz's (1992) values are generally low, suggesting that they represent two distinct types of construct. Based on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pproach, results further show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five axiom dimensions are related to the value types in a meaningful and interpretable manner, and that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generally similar across the five cultural groups.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2.
Using a 50-item,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64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nrolled at an urban university campus provided needs assessment data 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region of their country of origin. Additionally, the students’ perceptions regarding changes they experienced since com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are also reported. The authors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study's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counsellors in higher education. Recommendations are proffered for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nd programs needed by this special population of student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993.
“无为”之为和循证医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为"治疗是为理性所认可的,实为有为的,既有利于患者又有利于医疗资源配置的治疗观念,但在医疗实践中很难推行。循证医学在我国的推广,对推行"无为"治疗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有利于为病人作出最佳医疗决策,有利于人性化的医学实践,还有利于为诊治检验作出规范,这和"无为"治疗观念是合拍的。  相似文献   
994.
对中医审查病机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5年的历史中,美国分别占了颁奖年度的52.08%,获奖成果的44.87%,获奖人数的48.91%。形成这些科学家学术优势积累和美国国家科技竞争优势的学术条件背景是:适宜的宏观政策,充足的经费投入,成功的人才政策,根本的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科技管理。  相似文献   
995.
对我国的一种有特色的智能观即智能独立论进行了考察。认为智能独立论不同于西方的和前苏联的智能观。它肯定智能包含智力与能力,是二者的合称;认为智力与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指出智力独立论实质上是一种多元智能理论,包含着12种智能。  相似文献   
996.
维度的结合与分离对归类不确定性预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莫雷  赵海燕 《心理学报》2002,34(5):28-37
探讨在归类不确定的情境下目标与预测特征两个维度的结合或分离对被试特征预测的影响。共包括 3个实验 :实验 1在Murphy和Ross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非靶类型中目标及预测特征的基本概率 ,考察被试的特征预测是否会受非靶类型信息的影响。实验 2探讨非靶类型的目标与预测特征结合与否是否会影响被试预测特征时对非靶类型信息的使用。实验 3探讨提高靶类型中目标与预测特征结合的比例是否影响被试对特征的预测。结果表明 :当非靶类型中目标与关键特征处于分离的状态时 ,被试在进行特征预测时没有利用非靶类型的信息 ,符合单类说的假设 ;而当非靶类型中目标与关键特征结合时 ,被试在进行特征预测时则会利用非靶类型的信息 ,符合Bayesian规则 ;靶类型中的目标与关键特征结合的比例提高 ,被试对特征预测的概率也随之提高。据此 ,本研究将目标与预测特征结合比例这个变量加入Bayesian规则的计算公式 ,对该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997.
知觉与行为的分离是指人的视觉对物体的知觉与对行为的控制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最早人们从临床病例中发现存在知觉与行为的分离,以后Aglioti等利用铁钦纳错觉实验证实正常人中也存在这一分离现象。一些研究者将两者的分离看作是两个不同视觉皮层通路(腹侧知觉系统和背侧视觉运动系统)的结果。围绕这一分离现象的实验和假说引发了不少的争论。该文回顾了十年来利用错觉实验所做的众多验证性研究,分析了支持和否定分离现象存在的各类证据,对一些重要结果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98.
我国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对我国心理学的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心理学在最近20多年中,通过全国心理学家的努力,已经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表面繁荣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了使我国的心理学能够健康地发展并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需要从政策导向、资源分配、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诸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9.
郭彧 《周易研究》2007,(5):53-58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中的《缪和》篇中,有六则以历史故事解说《易经》卦爻辞的例子。本文分析这六则历史故事用以解经的符合程度,以证明用历史故事解经并不始于南宋的杨万里等人,而四库馆臣所谓"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并非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中的"歲"字进行了释读,兼释楚帛书中从"歲"旁的"越"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