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9篇
  616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研究通过三个实验,在控制客观风险高低的同时,分别对刺激—反应一致性、任务转换和工作记忆负载进行操纵。结果发现,抑制控制在反应时上表现出差异,刺激—反应一致条件下被试做出信任的反应时更快;认知灵活性和工作记忆刷新在信任率上表现出差异,不转换条件和低工作记忆负载条件下被试的信任率更高。结果表明,抑制控制主要影响反应组织过程,认知灵活性和工作记忆刷新则会影响个体的信任决策过程。此外,客观风险对信任行为的影响表现出跨情境一致性,低风险条件下信任率更高。  相似文献   
222.
由于政府信任概念的复杂性及其评价的敏感性,传统一般化的政府信任的测量难以避免评价尺度偏差或社会期望偏差。研究对647名浙江省居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并分析,运用虚拟情境锚定法校正偏差,从而探究民众对基层政府信任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使用“虚拟情境锚定法”后,“信任”和“完全信任”的总比例为33.54%,较校正前降低了36.01%,即验证了评价尺度偏差与社会期望偏差的存在。(2)校正后的民众基层政府信任水平下降,但整体仍处于中等水平;(3)民众的基层政府信任水平受到年龄、月收入水平、政治面貌、教育程度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3.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过程中,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是影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长效落实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医患信任视角,聚焦制度信任、人际信任、群际信任等层面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面临的医患信任困境。提出了完善签约激励和监管机制,稳固制度信任;提高履约能力,促进人际信任;转变传统就医观念,增进群际信任等优化路径。揭示了医患信任在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推动分级诊疗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4.
研究选取122名3到5岁幼儿,同时测量了选择性信任、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并控制了幼儿的语言能力,通过追踪研究进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探讨了幼儿选择性信任与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幼儿的选择性信任与执行功能呈显著正相关,控制了幼儿的年龄和语言能力之后,相关仍然显著;第一年的选择性信任可以正向预测第二年的执行功能,而第一年的执行功能不能预测第二年的选择性信任;选择性信任与心理理论之间不存在纵向的相互关联。该结果为幼儿选择性信任领域的争议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25.
采用249对领导与员工的配对数据,考察了威权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以及情感信任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有正向影响;(2)员工对上司的情感信任在威权领导与沉默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员工权力距离导向对威权领导与情感信任之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权力距离导向越高,威权领导对情感信任的影响越低;(4)进一步地,权力距离导向还调节着情感信任对威权领导与沉默行为的中介效应,即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26.
社会善念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充满善意地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的需要和权利的行为,通过实施社会善念有助于提升他人的合作行为。为检验这一假设,本实验设置了“施—受”双方的互动博弈情境,采用“物品选择游戏”操纵实施者的社会善念水平,分别利用信任博弈和公共物品游戏测查接受者在互动过程中的信任水平和合作行为。结果发现:相比于低社会善念组,被试在高社会善念组中表现出更高的信任水平和合作行为。进一步路径分析也发现,信任在感知社会善念与合作行为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见,社会善念行为的实施为互动双方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降低了人们时时“设防”的监控动机,使合作带来的利益双赢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2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友谊状态下,初中生的社会比较对认知与情感信任的影响,及两种信任在社会比较与亲密度变化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有效被试为522名(M=12.87岁, SD=0.67),开学初让被试提名一位最亲密朋友,期中考试后让其比较与该好友的成绩排名并评价对好友的认知与情感信任水平,随后重新评价该好友的亲密度。结果表明:在亲密朋友(第二次依旧为最亲密的朋友)中,向下比较的情感信任高于向上比较,社会比较不影响认知信任;在普通朋友(第二次亲密度降低的朋友)中,向上比较的认知和情感信任均高于向下比较;社会比较只通过认知信任影响亲密度变化(完全中介),即相比于向下比较,向上比较时的认知信任水平较高,从而更有利于维持友谊的亲密性。  相似文献   
228.
李锐  田晓明 《心理学报》2014,46(11):1719-1733
采用214份主管-下属配对调查数据, 考察了威权领导这一华人企业组织中特有的领导方式对下属前瞻行为的影响, 尤其是检验了下属对领导者信任的中介作用与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传统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下属的前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2)对领导者的信任在威权领导与下属前瞻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3)下属权威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信任和前瞻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均具有显著的弱化效应, 并且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完全中介了威权领导与下属权威主义取向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前瞻行为的影响; (4)下属集体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29.
李明  凌文辁 《心理科学》2012,35(6):1459-1465
通过对我国26个省市企事业单位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了CPM领导行为模式对员工利他行为和工作投入的影响途径。采用潜变量路径分析的方法,对两个阶段的模型进行检验和比较,结果表明:(1)C因素和M因素通过信任上司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利他行为和工作投入,而P因素则通过信任上司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它们产生影响。(2)信任上司通过情感承诺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工作投入,通过情感承诺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员工的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230.
望海军 《心理学报》2012,44(6):830-840
现有关于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发现, 品牌信任和品牌情感是品牌忠诚的决定因素。尽管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应该从动态的视角认识忠诚的概念, 但是现有文献却没有随着时间推移来研究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发展过程。为了弥补现有营销文献中这一理论的不足, 本文提供了一个关于品牌情感和品牌信任同时影响品牌忠诚形成过程的动态研究。通过一个纵向情境模拟实验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 品牌信任对品牌忠诚的影响作用增强了, 而品牌情感的影响作用减弱了。并且, 消费者对品牌的不一致性体验会削弱这种效应。最后, 研究指出品牌情感和品牌信任对品牌忠诚共同的影响作用随着消费经验的积累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