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8篇 |
免费 | 170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13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采用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探讨耐挫心理的结构及因素间关系。研究1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3名被试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1)耐挫心理的结构由坚信、乐观、可控和醒悟构成;(2)坚信、可控和醒悟共同影响乐观。研究2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基于研究1的耐挫心理结构编制大学生耐挫心理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耐挫心理四因素结构有良好的拟合指数;(2)醒悟正向预测坚信,进而正向预测可控,最终正向预测乐观;(3)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耐挫心理的结构包含坚信、乐观、可控和醒悟四个因素;大学生耐挫心理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未来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262.
以138名初二学生为被试,研究了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对学生创造性影响的问题。由于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研究的方法也缺乏生态化效度,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教学现场实验,运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刺激来诱发学生的焦虑情绪,以探索在教学情境中学生焦虑对其创造性影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特质焦虑对学生的创造性没有显著影响,而状态焦虑对学生的创造性有显著影响,即状态焦虑低分组在创造性测试的总分上明显高于状态焦虑高分组,且主要体现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63.
《心理学报》2024,57(1)
皮质醇觉醒反应(CAR)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为此, 本研究引入多天内CAR变异性作为新指标, 以弥补传统CAR平均量指标因受状态类因素影响而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问题, 并探究其与特质焦虑和心理弹性的关系。实验1通过自然睡眠情境降低睡眠效率的变异来降低CAR变异性, 发现自然睡眠日下的CAR变异性与特质焦虑分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说明稳定环境下较小的CAR变异性伴随着个体较低的特质焦虑水平。实验2则通过完全睡眠剥夺的操纵提高CAR变异性, 发现睡眠剥夺前后的CAR变异性与心理弹性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变动环境下较大的CAR变异性伴随着个体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之相对, 两项实验中的CAR均值均未表现出与特质焦虑或心理弹性的显著相关。上述结果表明, 在CAR均值外, 还可以考虑CAR变异性作为衡量心理健康更为有效的生理指标。在多天内考虑CAR变异性对于理解个体如何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可以为促进心理健康和设计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64.
智慧是个体在其智力与知识的基础上,经由经验与练习习得的一种德才兼备的综合心理素质,包括聪明才智与良好品德两大成份.智慧可分为常规智慧与应变智慧、群体智慧与组织智慧、个人智慧与一般智慧、德慧与物慧等,可用三维智慧量表、自我评估智慧量表以及智慧发展量表等进行测量,并与年龄、性别、文化、教育、人格、思维方式、智力等存在重要关联.今后应该深入探究智慧的概念与结构,拓展其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与教育策略以及开展中国化研究. 相似文献
265.
焦虑与注意偏向的研究是近年来情绪与认知领域的热点。为探讨特质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及其返回抑制能力是否受不同线索的调节, 采用特质焦虑量表筛选高特质焦虑大学生29名, 低特质焦虑大学生28名完成线索-靶子任务。要求被试在提示线索消失后, 对位置进行快而准地辨别反应, 分别探索中性和情绪性提示线索下被试的返回抑制。结果发现:(1)在中性线索条件下, 高焦虑个体平均反应时慢于低焦虑个体。(2) 在情绪线索条件下, 高焦虑个体在负性线索下的反应时小于在正性线索下的反应时; 高、低焦虑个体在各种SOA条件下均出现了返回抑制, 但各组返回抑制量受到情绪线索的调节:在正性情绪线索条件下, 两组返回抑制量没有显著差异; 在负性情绪线索下, 高焦虑个体返回抑制量显著小于低焦虑个体。这表明, (1)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受到刺激信息的影响:只对负性情绪线索出现注意警觉; (2)只有在涉及负性情绪信息时高、低焦虑个体返回抑制能力才有差异, 高焦虑个体存在对负性情绪线索的抑制困难。 相似文献
266.
本研究根据音乐加工的层级结构, 对现有的脑成像研究进行了元分析, 探讨了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具体而言, 对特异于音乐知觉加工的两个层级, 音程分析和结构分析的神经基础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参与两个层级加工的脑区。结果发现, 音程分析主要的激活分布在双侧颞上回和右侧额下回, 在中央前回、角回和脑岛等脑区也有分布。音程分析在颞上回激活最多, 可能表明颞上回为音程分析的核心区域。结构分析激活分布较广, 主要激活颞上回、颞横回和前额叶区域, 此外, 还激活了下顶叶、缘上回和舌回等顶枕区域。结构分析在前额叶激活最多, 可能表明前额叶为结构分析的核心区域。最后, 对比两层级激活的脑区发现, 二者仅在后侧颞上回存在着重合, 而在绝大部分脑区则表现出分离, 这暗示了音程分析和结构分析通过颞上回进行交流, 并负责音乐不同层面的加工。 相似文献
267.
268.
曾智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8,39(7A):83-86
隐性知识大量存在于中医医者知识体系中。深入探讨中医医者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及个体隐性知识的转移。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发现中医隐性知识可以分为学习策略维度、临床技能维度、人际互动维度、情绪情感维度、价值取向维度和中医药文化维度。结合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中医隐性知识的结构模型。为了提升该维度结构模型的科学性,对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医大师、中医院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进行了验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269.
270.
先天聋人的语音、正字法意识和概念知识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先天聋人对书面词语基本没有语音意识。他们主要采用视知觉策略识别书面词语,其词语词法技能发展滞后。由于缺乏语音经验,他们大脑皮层的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概念知识结构也呈现不对称性。尽早实施手语教育和正字法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聋儿童的手语语音意识和书面词语识别技能,也能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