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本研究基于人格词汇学假设,探索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建立39个词汇的敬畏特质词汇表。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编制了包含24个词汇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结果表明:(1)中国人的敬畏特质是一个包括谨慎、尊重、谦卑、欣赏的四维结构;(2)编制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2.
As a higher order latent construct, positive orientation captures the common core of an individual's beliefs concerning oneself, life, and the future. This article aims at explaining how positive orientation may relate to activity engagement and stimulate persistence in action. It presents the beliefs‐affect‐engagement model, postulating that positive orientation stimulates positive affect, which in turn fosters activity engagement.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rait and state components of positive orientation also is made, and specific mechanisms explaining engagement and persistence concerning the trait and two state components of each construct (relatively stable and temporal‐specific aspects of a state) are discussed. The proposed model may contribute to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ositive orienta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333.
The majority of individuals exposed to trauma do not go on to develop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thus, researchers have sought to identify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s that make one particularly susceptible to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Trait anxiety is one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Following from cognitive theories of anxiety and extant data,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executive attention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rait anxiety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particularly hyperarousal symptoms, among undergraduate women reporting trauma exposure (= 88). As predicted, executive attention moder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rait anxiety and hyperarousal symptoms, such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weaker relation as executive attention increased. Study results further support the potential buffering effect of executive attention in relation to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importance of targeting executive attention following trauma exposure.  相似文献   
334.
以120名4~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改编后的对偶选择范式, 探讨儿童基于两种不同的可信度特质(善良和能力)和两个与信任有关的情景进行的信任判断能力。结果显示:(1)4~7岁儿童在善良情景正确判断率都高于随机水平, 而在能力情景中, 仅6岁和7岁儿童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 (2)6岁儿童虽然已经具备依据可信度特质和情景做出正确的信任判断的能力, 但是在善意情景中的信任判断能力要好于在能力情景中的信任判断能力, 而7岁儿童在能力情景和善意情景中的信任判断能力则没有显著差异;(3)同时考虑两种可信度特质和情景时, 5~7 岁儿童的正确率高于了随机水平, 并且6、7岁儿童的正确率要显著高于5岁儿童。这些结果表明儿童到了5岁才初步发展出同时考虑可信度特质和情景进行信任判断的能力, 直到7岁这一能力才相对成熟和稳定。  相似文献   
335.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选取650名小学儿童,采用社会创造性故事情境问卷、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分别测量了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同时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中的开放性分量表、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量表以及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中的(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分量表,考察了儿童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的特点和性质。结果表明:(1)二者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创造性得分总体上呈现“倒Z形”的发展趋势,而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倾向总体上呈现“U形”发展趋势;(2)两种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呈现不同的相关,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偏好均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之间也具有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而且与网络交往偏好无显著相关;(3)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均可以显著地预测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而难以预测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这表明,社会创造性可能存在状态与特质之分。  相似文献   
336.
本研究采用阈下情感启动范式, 研究威胁信息启动效应及其特质焦虑的调节作用,旨在揭示焦虑非自主闯入性特点形成的机制。实验在随机的三种条件下(阈上/阈下/基线)给38名被试呈现两种目标词(威胁词和中性词),其中基线条件不呈现目标词;之后要求被试在回避目标词的条件下完成组词任务,结果:(1)无论是中性词还是威胁词,被试阈下条件下目标词的击中率显著高于基线条件;(2)特质焦虑对阈下启动效应起着调节作用:高焦虑组被试威胁词的启动效应显著高于中性词,低焦虑组被试中性词的启动效应显著高于威胁词。结论:阈下启动效应显著,高特质焦虑组个体对威胁信息的无意识加工会增强对威胁信息的意识加工,产生闯入性想法,导致焦虑非自主闯入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37.
钟毅平  黄柏兰 《心理科学》2013,36(5):1031-1036
采用错误再认范式,考察了心理距离是否影响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自发特质推理。实验1采用2(配对类型:图片-可推测的特质词、图片-不可推测的特质词)× 2(空间距离:近、远)的混合设计,要求被试判断特质词是否在前面的行为句中出现过,以探讨自发特质推理形成情况。结果表明,与近空间距离相比,被试对远空间心理距离的行为主体产生了更多的自发特质推理。实验2采用2(配对类型:图片-可推测的特质词、图片-不可推测的特质词)× 2(时间距离:近、远)的混合设计,被试反应与实验1相同。结果发现,与近时间心理距离相比,被试对远时间心理距离的行为主体产生了更多的自发特质推理。实验结果提示远心理距离比近心理距离更利于自发特质推理,并在解释水平理论的框架内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8.
339.
3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