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创新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过去40多年里, 有关创新的研究层出不穷, 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上, 即创意产生这一环节。至于创意产生之后能否转化以及如何转化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创意是开端, 但需要把创意转变为现实, 否则创新难以转化为价值。研究创意实施的条件及其作用机制是推动创新研究深化的重要任务。目前已有的创意实施研究在研究层次和研究视角上都存在不足, 未来有必要在方法上把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结合起来, 从不同的层次和视角, 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范围, 揭示创意从产生到实施的条件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2.
朱滢 《心理科学》2016,39(2):474-478
本文评述了《科学》和《自然》杂志2015年的两篇文章。《科学》上的文章“心理科学的重现性”对100项心理学实验进行了重复验证。结果表明,只有大约多于1/3的原始研究能够重复。该文章对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指出这不是心理学的挫折。我们强调科学精神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因而科学才能处在不停的探索中。《自然》上的文章“P值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批评了个别心理学杂志禁用P值的做法,指出研究者应该在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实验的前期阶段下功夫,才能防止心理科学的坍塌。我们结合国内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就改进心理学研究生的实验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3.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组织行为和领导力的研究特色和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中可以看出, 在过去的10多年中, 中国学者在该领域中进步快速, 并蕴含巨大的潜力。随后, 比较了国际和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话题和采用的方法, 指出国内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文章的第三部分介绍了当今组织行为和领导力领域在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式上的创新。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 文章指出了学者可以重点关注的领域。学者可以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理论和方法, 选择恰当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探索。为此, 本文第三部分还介绍了几项近年来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 旨在启发学者关注中国社会的重要现象, 敏锐地发现适合本学科研究的问题, 并以严谨且有创造力的方式去开展研究, 进而对国际学术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4.
具身认知作为一种新兴思潮,强调身体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个体抽象概念及认知的作用。从具身认知的角度出发,考察身体和道德认知加工的关系已成为现今道德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以往道德具身认知研究,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知觉符号理论、模拟感觉运动隐喻理论和进化理论四种道德具身认知理论,讨论并分析了现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未来的研究可在多文化背景下进行,并依靠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具身认知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5.
崔光辉 《心理科学》2011,34(6):1524-1528
现象学心理学将现象学哲学落实到心理学中,反对自然科学心理学的自然主义主张,以维护心理现象的原本面目为己任,成为一种激进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其理论特征表现为:严格的现象学哲学观;激进的人文科学观;鲜明的生活面向观;独特的意向性心理本质观;坚实的质性研究观;批判的价值负载观。  相似文献   
166.
赵永乐  何莹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88-1797
国内外的心理学者对暴力与非暴力电子游戏的消极影响做了大量研究, 随着一般学习模型的出现, 电子游戏的积极影响研究开始兴起, 同时也产生了对电子游戏消极影响的激烈争议。通过对近年来电子游戏消极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认为争议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关研究未能与真实社会情境结合, 研究设计与方法存在异议, 研究范围狭窄, 研究结果相互矛盾等。将研究领域扩展至电子游戏积极影响方面, 以及大范围的纵向研究将是解决这一争议的关键和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7.
It is my privilege to be invited to write a response to K.S. Yang's reply to my critique of the methodology he used in his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dividual modernity in Taiwan (Hwang, 2003). Yang's rep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provides a quick overview of the methodology used in his individual traditionality and modernity (T/M) research in Taiwan. The second part presents his reply to my methodological criticisms. The third part is a plea for more and better individual T/M research in Asia. My response consists of three corresponding sections, although I will concentrate on the second part of Yang's text.  相似文献   
168.
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可从佛教伦理内涵的旨趣、价值、自觉三个方面得到论证,即佛教伦理旨趣的根据是其人生解脱论,佛教伦理价值的基石是其因果报应论,佛教伦理自觉的本原是其心性论。  相似文献   
169.
知识创新与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知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心理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其成果在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有重要影响。根据当前国家需求和心理学的发展前沿,我们认为,在知识创新活动中,应当将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认知与复杂信息环境、社会经济与心理行为作为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0.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amines one of the many levels of the analyst/analysand relationship: the possibl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nalyst's mental routes in relation to theories (also meant, but not only, as internal objects) and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psychoanalytic relationships with his patients. The author assumes that an important variable affec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ertain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s is the change that takes plac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alyst and that part of his internal world where his theories find their place. He names this part of his internal world 'theoretical self', and 'precipitates of the analyst's theoretical self' those complex formations, akin to more or less cohesive conglomerates, that are formed by his relationship to theories and to psychoanalytic institutions, and by the various, 'personal' internalised objects. The psychoanalyst will relate to these precipitates in a variety of ways, and he will make use of them mostly at an unconscious level in his analytical work; and his patient is likely to 'react' to them, almost chemically. The author also offers some working indications: the psychoanalyst, despite his knowledge of some aspects of his own countertransference, is in fact lacking in knowledge, unless he constantly does some extra work focusing on how his mental position (i.e.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ecipitates of his theoretical self) may intervene in any of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s that he establishes-not necessarily in the same way in each of them. The author also illustrates his reflections and conceptualisations by reporting dreams and excerpts from sessions taken from three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s in the course of several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