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5篇
  免费   923篇
  国内免费   86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411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1133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4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86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61篇
  1979年   53篇
  1978年   85篇
  1977年   73篇
  1976年   74篇
  1975年   58篇
  1974年   53篇
  1973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范畴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沛  李晶 《心理科学》2003,26(6):1020-1024
本研究利用三段论评价任务,分析了已有信念与三段论逻辑状态间的交互影响,探讨了三段论推理判断中信念偏差的存在与作用机制,同时从信念偏差角度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发现:1.范畴三段论推理的逻辑判断过程中存在信念偏差效应;2.信念偏差效应以逻辑状态与结论可信性交互作用的方式存在;3当逻辑结果与信念相一致时,信念会促进逻辑反应,反之则妨碍逻辑反应;4.信念偏差效应对逻辑有效、结论不可信的单模型三段论问题影响最大,而对逻辑有效、结论不可信的多模型三段论问题相对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62.
简论道德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道德的发展变化就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善恶矛盾运动的过程。道德的发展变化按研究的不同视角及其范围和方向,可以分为道德演变、道德变易与道德流变。辩证地认识道德的发展变化规律,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止恶从善,弃恶扬善。  相似文献   
963.
善恶评价的性质和善恶评价的真理性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难点问题。现代西方伦理学界对此问题也多有探讨。对现代西方善恶评价理论的主要观点的介绍,有助于我们深化善恶评价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4.
公共行政伦理价值定位与规范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公共行政伦理建设,是加强政风建设、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故政府、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基本途径。因此,必须对公共行政伦理进行价值定位,借鉴国外公共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建构中国当代公共行政伦理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965.
魏宏 《伦理学研究》2003,(3):66-69,74
由于克隆人试验的对象是人的活细胞,不是人的胚胎;并且由于人只能有限地决定自己的未来,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同时由于基因诊断和修复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因而克隆人试验既不会伤害任何人的生命体,也不会侵犯任何可能出现的克隆人的自主权和平等权,进而不会违反伦理学的三原则。  相似文献   
966.
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校学生工作即德育工作,虽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这对于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德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程来完成的。高校德育课程由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两部分构成。实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及特征,客观确定其价值取向,科学设计其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967.
边沁的功利主义为苦乐原理、效果论和功利原则这样三个理论基点所构成。这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困境的三原理。苦乐原理由于没有进行内在的质的区分,为密尔所修正,但密尔的修正突出了苦乐原理与效果论的内在不一致;同时,密尔以自我牺牲来补充功利主义,又暴露了功利主义原则的内在矛盾。还有,密尔以平等权利来为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理辩护,恰恰表明功利原则并非是可以成为一个理论的基础性原则或终极原则。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则进一步暴露了功利主义的非正义性特性。功利主义的这样三个典范表明仅仅诉诸功利原则无从走出内在逻辑困境。布兰特援引认知理论以及道义论原则,笔认为这才使功利主义从其困境中走出。  相似文献   
968.
Two studies examined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forces that affect engagement in prosocial behavior.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was used to derive a model in which autonomy orientation and autonomy support predicted satisfaction of three core psychological needs, which in turn led to engagement in prosocial activities. In Study 1, college students reported their engagement in various prosocial activities, and completed measures of autonomy orientation, parental autonomy support, and general need satisfaction. In Study 2, volunteer workers completed measures of autonomy orientation, work autonomy support and need satisfaction at work. The number of volunteered hours indicated the amount of prosocial engagement. Results across the studies showed that autonomy orientation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engagement in prosocial behavior, while autonomy support was modestly related. Need satisfaction partially mediated the effect of autonomy orientation, and fully mediated the effect of autonomy support. Interestingly, autonomy support predicted lower volunteer turnover. Implications for how prosocial behavior can be motivated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69.
970.
Many educators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s have poin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ymbolic thought and representational abilities as a set of fundamental capacities that underlie 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gulation, problem solving, planning, and higher level thought processes. While many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value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symbolic capacities, three approaches, High/Scope, Tools of the Mind, and Reggio Emilia,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one context from the array of strategies and experiences that characterizes the approach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distinctive way that three different preschool programs apply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 of representational development to pedagogica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