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1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5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52篇
  1978年   85篇
  1977年   71篇
  1976年   74篇
  1975年   59篇
  1974年   53篇
  1973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通过对渐卦卦象的分析,并考《说文》段注“陂陀曰渐”,得出渐卦取名为渐,当取坡渐之意,进而引伸为渐进之意。又从卦爻象出发,对渐卦的卦爻辞作出分析,认为渐卦的卦爻辞是根据其卦爻象而系出,而且其整卦的卦爻辞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而展开,且其思想与《诗经》中的《鸿雁》等篇不无关系。这或可为进一步解读《周易》古经及其产生时代问题提供某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32.
本文通过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字》卦卦名与爻辞中之“字”字的考释,证明传世本(周易·需)卦卦名与爻辞中之“需”字的原始意义,同《易传·序卦》所言“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较为接近,其要义为怀柔养善;马王堆汉墓帛书《六十四卦》之《襦》卦的“襦”字与马王堆汉墓帛书佚文《易之义》的《襦》卦之“嬬”字,均为“需”的通假字,而“需”字的形与义不是卦画之象所为。  相似文献   
933.
《易传》"立象以尽意"思想发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言”、“象”、“意”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易学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老庄道家“言不尽意”论立论,《易传》作者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言不尽意”的命题,而且首创“立象以尽意”之说,不仅实现了《周易》由卜筮之书到哲学之书的整体转换,而且完成了儒道言意思想的创造性整合,从而确立了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至为重要的地位。至于“象”能否尽“意”,《易传》作者并没有说。没有说并不等于没有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其后的提出和讨论,则不仅直接引发了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实现了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转换和玄学本体论哲学的理论建构,而且通过玄学“言意之辨”,即按照“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为佛教的中国化和宋明理学的综合创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也为以“意象”为核心的中国审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而这也正是《易传》“立象以尽意”思想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34.
古代风水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重 《周易研究》2006,(4):85-86
“风水”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理性选择的行为规范,体现着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追求。作为一门古老的环境文化,它源于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望,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中不乏一些迷信的成分,但就整体而言,古代风水文化更多的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35.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简称CAPS)被视为是与大五人格理论齐名的一种人格理论。该文拟从个体外部的人际关系层面来阐述该理论,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然后,又从CAPS与其它人际关系理论的契合说明该理论是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最后,指出了CAPS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由此对人格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6.
The formal verification of mathematical texts i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systems. In fact, we argue that the expert language of mathematics is the natural choice for achieving efficient mathematician–machine interaction. Our empirical approach, the analysis of carefully authored textbook proofs, forces us to focus on the language and the reasoning pattern that mathematician use when presenting proofs to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Enabling a machine to understand and follow such language and argumentation is seen to be the key to usable and acceptable math assistant system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erform an analysis of three textbook proofs by hand; we then describe a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that aims at mechanising such an analysis. The resulting proof-of-concept implementation is capable of processing simple textbook proofs and constitutes promising steps towards a natural mathematician–machine interface for proof 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相似文献   
937.
赵梅  莫忠健 《心理科学》2006,29(2):454-456,436
以我国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Grych等人的父母冲突子女知觉量表为工具,对量表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初中生进行了验证研究,以此探明了初中生对父母冲突知觉的结构,初中生对父母冲突知觉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938.
喻婧  丁洁  王晓燕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06,29(4):845-847,860
本实验采用DRM研究范式,考察经验、材料性质和加工水平三个方面对虚假记忆的影响。实验首次采用句子的方式呈现,给被试提供符合经验和不符合经验的句子进行学习和再认。实验结果显示,三个因素对虚假记忆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经验是导致虚假记忆产生的主导因素,加工深度同经验之间以及材料性质同经验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39.
儿童语言获得之认知发展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沛  蔡李平 《心理科学》2006,29(5):1250-1253
儿童母语的习得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即概念信息,由此儿童可以对经验过的对象、关系和事件做出区分并加以归类。这为以后儿童语言的获得奠定了基础。因此,儿童首先建立的是对事物的概念性表征,然后再以语言的形式表达之,即获得了语言性表征。但是,当儿童获得了语言表征之后,原先的概念表征还是继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0.
This article aims to present the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 “My Story from Silence”, conceived in 2022. The project represents a pioneering effort in assembling individuals from diverse communities, characterized by varying ethnic, national, and migratory backgrounds, along a historically dynamic border. Its primary objective wa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these participants to articulate and share narratives previously shrouded in silence, offering insights into their historical pasts. Emphasizing reciprocal dialogu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nitiative fostered an environment where participants engaged in the dual act of narrating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attentively listening to the narratives of others. These memories were explored in group workshops on both sides of the border. By combining element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fieldwork and analytical psychology, the workshops attempted to address hitherto unaddressed traumas and silent personal memories linked to major traumatic historical events such as fascism and Istrian exodus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individuals. Three vignettes will illustrate the workshop dynamic and our Jungian understanding of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