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6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37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57篇
  1979年   55篇
  1978年   87篇
  1977年   66篇
  1976年   72篇
  1975年   58篇
  1974年   55篇
  1973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offers a perspective on how and when people find meaning in life. Whereas life’s meaning can be difficult to grasp, metaphor compares life to a relatively more concrete and structured concept. Supporting this account, American adults (Study 1) and German undergraduates (Study 2) who framed life as a journey reported more meaning in life. The journey metaphor was particularly beneficial for individuals with low levels of perceived coherence in life (Study 2). Study 3 further explored this pattern of moderation: An accessible metaphor, compared to other life framings, benefited participants who lack a strong meaning framework. Study 4 focused on the mechanism behind metaphor’s influence. Participants who imagined events from their life journey perceived stronger interrelatedness among those events as measured with an analog spatial organization task. Perceived interrelatedness in turn predicted meaning in life, particularly for individuals with a strong preference for well-structured knowledge. Finally, participants who applied their own metaphor to life expressed greater meaning (Study 5), especially those high in personal need for structure (Study 6). An internal meta-analysis of these findings provides cumulative evidence for metaphor’s influence on perceived meaning in life and reveals moderating features of the individual.  相似文献   
932.
应用OMST在线装配模式,提出自适应分组认知诊断测验(CD-AMGT)。由于知识状态的先决关系是偏序关系,而且构成格(lattice),利用知识状态当前估计值在格中的上下确界对被试真实知识状态的可能范围进行界定,由此装配下一分组,分组中结合PWKL策略或SHE策略进行选题以兼顾诊断精度、效率和安全性。模拟实验表明,CD-AMGT与PWKL、SHE对比,当题目类型丰富时,以分类准确率略微降低为代价,其题库使用均匀性和计算用时均表现出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933.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下,个体“在非工作时间使用通信技术处理工作”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并因其对个体日常工作生活适应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对该领域已有研究文献的全面回顾,本文着重探讨了非工作时间使用通信工具处理对个体工作生活适应的“双刃剑”效应及效应发生的心理机制,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针对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934.
李抗  汪凤炎 《心理科学》2018,(6):1524-1529
随着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如何深化中国文化与心理学的联系,促进其对心理学的贡献成为了重要问题。在这方面,以梁漱溟、熊十力和冯友兰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们在批判性接纳科学心理观的基础上,主张心理是多层次的存在,强调了心理的自觉性、能动性、生成性、道德性等内涵。新儒家的心理观既能启发本土学者妥善解决中国文化与心理的关系,又能推动建立一种既关注大脑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又蕴含本土内涵的综合心理观。  相似文献   
935.
肠促胰素对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而现有治疗手段保护β细胞功能作用有限。最新的研究发现,肠促胰素不仅能够改善口细胞功能,而且能够避免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回顾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对2型糖尿病口细胞功能、传统治疗及肠促胰素对β细胞功能的保护及延缓疾病进展作用进行了综...  相似文献   
936.
糖尿病与睡眠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睡眠时间过少或过多的人糖尿病患病率大大增加。糖尿病本身的病理、生理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又可以反过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最佳睡眠时间为8小时。同时糖尿病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病率高,0SA...  相似文献   
937.
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老子处世哲学的生命启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道家自然美学的开创者,并以《道德经》印证了高远深邃的人生智慧。可以说,"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自然皈依"作为一种理想化的君子人格模式,体认着老子"以水喻道"的敏锐睿智的思辨特质,召唤了历代仁人志士在人格实现上日趋走向完善、达求和升华,从而使得老子哲学始终蕴含着悠长隽永的生命意趣。  相似文献   
938.
孟凯 《管子学刊》2011,(2):24-29
荀子的正名理论不仅接续孔子的正名传统,也有对诸子之学的扬弃,在正名理论中荀子借鉴了名家、墨家的理论,丽他们也是萄子批评最多的。荀子的正名理论主要体现在《正名》篇中。其中他讨论了名的分类、名的作用、制名的原则等,并对“三惑”等不正之名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名的主要作用在于“明贵贱”与“辨同异”,“贵贱”关乎价值,“同异”关乎事实,萄子就通过名联接了事实与价值。“辨同异”在乎求“真”,“明贵贱”在乎求“善”,而荀子又认为“明贵贱”高于“辨同异”,从而把名学引向伦理、政治之域。  相似文献   
939.
《乾》卦爻辞的思想与周文王克商的整体战略有许多契合之处,如:“潜龙勿用”,与文王根据实力采取战略守势;“见龙在田”,与文王对西土方国的团结怀柔;“夕惕若厉”,与文王小心翼翼地臣事段商王朝;“或跃在渊”,与文王对大邑商发动战略进攻;“飞龙在天”,与文王谋划灭商的战略决战;“亢龙有悔”,与文王认识到攻取之道不可久用;“群龙无首”,与文王设计从武功向文治的战略转移等,皆有相通相合的地方.《乾》卦爻辞与文王克商方略之间的诸多契合表明,殷周之际王朝更迭的沧桑巨变,深刻地影响了《乾》卦爻辞的撰作.其中,文王克商的方略及其过程,应是《乾》卦最为重要的思想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940.
巴蜀易学素有渊源,两汉为滥觞期,六朝为续传期.唐代为总结期,两宋为高峰期,元明以下则为流衍期.自两汉迄清末,历代巴蜀易学著作约有180余种;数量虽然不多,然特征却很鲜明,流派众多,“四道”毕备,其“尚辞”者则有苏轼之《苏氏易传》,“尚象”“尚变”者则有李鼎柞之《集解》、来知德之《集注》,其“尚占”者则如汉严遵,而尤以卜筮易、道家易源远流长.至于《易》《老》兼治者,则有严遵、扬雄;发明图书易者,则如陈抟、胡世安;其以佛陀解《易》者,则有苏轼、龙昌期.至于仿圣拟经,由扬雄开其先(撰《太玄》),而王长文(攫《通玄经》)、卫元嵩(《元苞》)诸人继其事,成为巴蜀易学之一大特色.后之治《易》《玄》,谈《图》《书》者,皆以蜀学发其轫.刘成炘曰:“易学在蜀(伊川语),如诗之有唐矣.”(《蜀学论》)信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