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39篇
  1232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This two-cohort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mantic grouping strategy had three goals. First, the authors examined if 6–7-year-olds are nonstrategic before becoming strategic after prompting at 8–9 years of age, and if 8–9-year-olds are prompted strategic before spontaneous strategy use at 10–11 years of age. Children 6–7 and 8–9 years old performed two sort-recall tasks (one without and one with a grouping prompt) at two time points separated 1.5 years from each other. Second,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whether short-term or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at time point 1 predicted recall in children who did or did not use the semantic grouping strategy 1.5 years later. Third,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whether prompted strategic children and children who used the strategy spontaneously differed in strategy transfer to a new task. Developmental results confirmed previous cross-sectional results, but in a longitudinal two-cohort study 6–7-year-olds were nonstrategic, and became prompted strategic around 8–9 years of age, followed by spontaneous strategy use at age 10–11 years. The authors found that memory capacity was not predictive of later use of the strategy. New findings were that prompted strategic children were as equally able as spontaneously strategic children to transfer the strategy to a new task, albeit with smaller recall benefits.  相似文献   
162.

《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对于临床研究结果的发布提出了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告知的要求。探讨临床研究的结果发布可以最大程度实现临床研究的价值,包括有利于实现临床研究的透明性,有利于增强公众的信赖,有利于落实研究参与者的知情权,并分析了研究结果发布在隐私保护、发布形式、发布时间、科研诚信和学术不端方面带来的潜在伦理问题。建议伦理委员会从隐私风险最小化、发布形式规范化、发布时间合理化三方面进行伦理审查,同时给出了加强多部门协作和跟踪审查以及参与学术不端治理的伦理审查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3.
用户换位型思维是创业者进行机会识别并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但已有研究忽视了其模式、形成机理及对机会信念绩效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基于结构映射理论与注意力参与模型解构用户换位型思维模式,包括吸收式、归纳式、启发式和分析式;然后,从“个体-用户”双元视角探讨与用户有关的先验知识、灵活的角色导向、认知复杂性以及用户需求不确定性和碎片化等因素对用户换位型思维形成的正向影响;最后,以机会信念形成速度和创新性为绩效指标,阐释用户换位型思维模式对机会信念形成绩效的影响,并考察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调用自身知识结构的认知管理策略对用户换位型思维模式与机会信念形成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将丰富用户换位型思维的内涵,拓展结构映射理论与注意力参与模型的解释范围,也为指导创业者运用用户换位型思维去识别机会提供参考,对创业者思考与理解用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4.
揭示情绪体验影响个体完成各种认知任务的认知神经机制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行为实验, 集中考察了焦虑对估算策略运用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潜在的脑机制尚不清楚, 对焦虑以外的情绪体验与估算策略运用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极其缺乏, 而情绪调节对估算策略运用影响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本研究将采用面孔表情图片作为情绪刺激材料, 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 ERP)技术, 采用启动范式, 尝试从外显和内隐两个角度, 考察不同效价的情绪体验在估算策略运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进而揭示情绪调节影响估算策略执行的时间动态特征和大脑激活模式。这将有助于充分认识情绪体验影响估算策略运用的认知与脑机制, 为更好的优化估算策略运用效果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5.
林慧谊  陈京军 《心理科学》2022,45(6):1306-1313
采用心理旋转范式和词汇判断范式,探讨媒体多任务经验不同者在听觉信息干扰和视听信息整合情境下对图形一致性和真假词的判断表现。结果发现:(1)以判断图形一致性为实验任务,在无声和低音干扰条件下,低经验组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高经验组,两组的反应时差异均不显著;在高音干扰条件下,高经验组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低经验组,正确率则没有显著差异。(2)以真假词判断为实验任务,对真词进行判断,在三种听觉条件下,高经验组在语音匹配条件下的反应时最短,与低经验组无显著差异,但正确率显著高于低经验组,与另两种听觉条件没有显著差异;低经验组在语音匹配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另两种听觉条件,正确率则显著高于无声条件,与不匹配条件差异不显著。对假词的判断,低经验组在三种听觉条件下的反应时均显著短于高经验组,正确率与高经验组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媒体多任务经验丰富者相比经验缺乏者受到任务无关的纯短高音干扰的影响要小,在需要视听通道语义整合的加工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6.
教师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带领同事提升专业技能,与其他教师和校长合作处理学校事务的一种专业特质。为探究教师教学自主权与教师领导力的关系,以及教师心理授权和教学自主性的中介作用,从而寻求提升教师领导力的路径,研究选取40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教学自主权与教师领导力呈显著正相关,且前者对后者有显著直接效应;(2)教师心理授权和教学自主性分别在教学自主权与教师领导力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教师心理授权和教学自主性在教学自主权对教师领导力间发挥部分链式中介作用,即教学自主权的提高会促进教师心理授权和教学自主性的提升,进而促进教师领导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7.
多语言包装策略被广泛应用于促进旅游商品的销售。然而, 现有研究仅从消费者感知视角出发, 难以揭示多语言线索的复杂效应。本研究基于选择通达模型, 主要探讨(1)多语言包装策略导致消费者推断旅游商品是针对某类群体(即对比效应)还是广泛模糊的“国际市场” (即同化效应)的作用机制; (2)多语言包装策略对旅游商品购买决策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有助于扩展旅游商品和包装语言的相关研究, 为旅游商品营销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8.
研究提出了两种简单有效且适用于混合计分的非参数选题策略(DWIR和HDWIR),通过模拟研究将DWIR和HDWIR与参数的选题策略比较,结果发现:(1)DWIR和HDWIR算法简单,容易理解,前提条件少,应用条件易满足;(2)DWIR和HDWIR适用性广,不仅可用于01计分和多级计分的题目选题,亦适用于参数的CD-CAT和非参数的CD-CAT;(3)DWIR和HDWIR的属性分类准确性高于带曝光控制的参数选题策略,且选题速度较快;(4)DWIR和HDWIR的曝光控制效果好,且为自带曝光控制的选题策略,无需在选题策略中外加曝光控制,简化选题策略。  相似文献   
169.
针对双目标CD-CAT,将六种项目区分度(鉴别力D、一般区分度GDI、优势比OR、2PL的区分度a、属性区分度ADI、认知诊断区分度CDI)分别与IPA方法结合,得到新的选题策略。模拟研究比较了它们的表现,还考察了区分度分层在控制项目曝光的表现。结果发现:新方法都能明显提高知识状态的判准率和能力估计精度;分层选题均能很好地提高题库利用率。总体上,OR加权能显著提高测量精度;OR分层选题在保证测量精度条件下显著提高项目曝光均匀性。  相似文献   
170.
目前国内控烟文献从人群吸烟状况及吸烟影响因素、控烟干预策略及其效果、控烟能力等多角度,探讨了我国的烟草控制问题.在综合已有有效地控烟策略基础上,提出加强控烟教育和宣传、发挥医务人员在控烟中的表率作用、综合使用各种措施控烟等针对性建议,对中国长期有效的控烟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