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2篇
  1540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该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湖北省一所初级中学二年级青少年进行了一个学年的纵向追踪研究,使用Bjorkquist等人编制的直接和间接攻击量表(DIA)以及Parker和Asher编制的友谊质量问卷(FQQ)测查青少年的身体攻击和友谊质量。然后采用二元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法考察了初中二、三年级学生在一个学年中的攻击行为与友谊质量(总问卷及分问卷得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前测"肯定与关心"得分后,身体攻击显著地负向预测了"肯定与关心"得分。在控制了前测的"冲突解决策略"得分后,攻击行为边缘显著地预测了后测的"冲突解决策略"得分。同时发现,后测"身体攻击"和"冲突与背叛"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2.
婚恋匹配涉及身体特征、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个性心理等方面,有相似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两种假说,但相似匹配的证据远多于互补。针对感知相似与实际相似的作用、相似性匹配与婚恋质量的关系、以及相似匹配的优势地位与适宜性等争议,分析了导致相似性匹配争议的原因。未来应致力于深化研究内容以建立婚恋匹配理论模型,实现测评方法的多样化、测量指标和工具的科学化,确保相似性计算和统计分析方法的严谨性,并加强婚恋匹配的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湖北省两所中学3219名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父母粗暴养育、核心自我评价、友谊质量和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结果发现:(1)核心自我评价在父母粗暴养育和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父母粗暴养育既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产生间接影响;(2)父母粗暴养育和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中介作用的前半段路径)受到友谊质量的调节,即在高友谊质量和低友谊质量条件下,随着粗暴养育程度的增加,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均显著下降,但在高友谊质量的条件下,下降的程度更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父母粗暴养育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带来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使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问卷”,要求566名学生对19名教师进行评价,对收集到的数据作不同的概化设计,包括t×i、(st)×i、(st)×(iv)和(st)×(iv)×o四种设计。基于概化理论,结合预算限制,统一LaGrange乘法公式,自行推导不同设计的最佳样本量公式,联合估计的方差分量,计算出不同设计的最佳样本量。结果表明:(1)LaGrange乘法统一公式表现出较强的通用性,能够适用于预算限制下各种概化设计;(2)评价场合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3)(st)×(iv)×o是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概化理论预算限制下最优概化设计;(4)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概化理论预算限制下,每位教师最佳评价学生人数为20人,每个维度最佳评价题目数为3题。  相似文献   
15.
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571名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儿童社会喜好、友谊质量、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检验了社交自我知觉在同伴关系变量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社会喜好、友谊质量、社交自我知觉和孤独感间相关显著,并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社交自我知觉在同伴关系变量与孤独感间存在中介的作用;独立的中介效应检验中,社会喜好、友谊质量均通过社交自我知觉的中介作用与孤独感发生联系,同时,也存在直接的联系;综合模型中,社会喜好只通过社交自我知觉的中介作用与孤独感产生联系,不存在直接效应,而友谊质量与孤独感既存在中介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6.
Seemingly, “independent genesis” refers to the independent existence and changes of each thing, but it is clear that there cannot be any truly “independent” things at all. Each thing in the world has to stay in connection or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things outside itself if it wants to represent its own “independence” and “genesis” in terms of form; and inevitably such connection or relationship itself has to be embodied in the internal nature of each thing. In the metaphysical thought of Guo Xiang, the former was known as the quality of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lat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y” or “quality image.” Such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y” or “quality image” were interdependent, which constituted the essence of each thing itself as “beingness” and “beinglessness,” and thus resulted in the independent manifestation and change of things in terms of their external forms. The grasping of essence of things as “beingness” and “beinglessness” depended upon comprehension or rational intuition, and that was the realm of “profundity” in Guo Xiang’s terms.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考查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的特点, 并探讨亲职压力、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使用《亲职压力指标简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对孤独症、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以及脑瘫5种残疾类型儿童的369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及其各维度在不同残疾儿童类型中差异显著, 孤独症儿童家长在总分及各维度中均最高, 听力残疾儿童家长均最低;(2)亲职压力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亲职压力与生活质量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的整体相关显著;(4)社会支持在亲职压力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自编的《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247名小学生作心理素质团体测试。利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上,学业成绩高分组心理素质优于学业成绩中等组和低分组,学业成绩中等组优于学业成绩低分组。(2)分年级看,不同年级不同学业成绩组的小学生在心理素质因素上的差异有不同。(3)学业成绩高分组学生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较好的水平层次,学业成绩中等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中等水平层次上,而学业成绩低分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不好的水平层次。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婚姻调适问卷、教养方式问卷及儿童行为量表对全国四大地理区域9个城市的2396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测查。婚姻质量由青少年的父母自评,父母的教养方式由青少年报告,青少年的外化问题由父母分别报告,考察了父母婚姻质量与青少年外化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养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包含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父母婚姻质量与积极教养呈显著正相关,与严厉教养呈显著负相关。父母的婚姻质量、积极教养及严厉教养与青少年的外化问题之间呈现跨轮的显著相关。(2)父母婚姻质量能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教养方式在父母婚姻质量和青少年外化问题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学习的双机制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机制的观点,根据该学习理论对知识分类进行了新的划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与特点,然后提出了课堂学习与教学的“七阶段模型”及相应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