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e current study proposes a new bi-factor rotation method, Schmid-Leiman with iterative target rotation (SLi), based on the iteration of partially specified target matrices and an initial target constructed from a Schmid-Leiman (SL) orthogonalization. SLi was expected to ameliorate som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viously presented SL bi-factor rotations, SL and SL with target rotation (SLt), when the factor structure either includes cross-loadings, near-zero loadings, or both. 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SLi, SL, SLt, and the two analytic bi-factor rotations, bi-quartimin and bi-geomi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SLi accurately recovered the bi-factor structures across the majority of the conditions, and generally outperformed the other rotation methods. SLi provided the biggest improvements over SL and SLt when the bi-factor structures contained cross-loadings and pure indicators of the general factor. Additionally, SLi was superior to bi-quartimin and bi-geomin, which performed inconsistently across the types of factor structures evaluated. No method produced a good recovery of the bi-factor structures when small samples (N = 200) were combined with low factor loadings (0.30–0.50) in the specific factors. Thu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larger samples of at least 500 observations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32.
33.
It has recently been found that episodic memory displays analogues of the well-known disjunction and conjunction fallacies of probability judgement. The aim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was, for the first time, to study these memory fallacies together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nd test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bout the reasons for each. The focus was on prediction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semantic gist, target versus context recollection, and proactive versus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Disjunction and conjunction fallacies increased in conditions in which subjects were able to form semantic connections among list words. In addition, disjunction fallacies were increased by manipulations that minimised proactive interference, whereas conjunction fallacies were increased by manipulations that minimised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That pattern suggests that disjunction fallacies are more dependent on target recollection, whereas conjunction fallacies are more dependent on context recollection.  相似文献   
34.
方小平  何华 《心理科学》2012,35(1):129-134
本研究采用数字STROOP、局部-整体图形转换和色点位置刷新三种研究范式检测了40名攻击性初中生的抑制控制、任务转换和信息刷新三种执行功能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攻击性初中生的抑制控制能力、任务转换能力和信息刷新能力均差于非攻击性初中生。外部攻击型初中生的抑制控制能力、任务转换能力和信息刷新能力均差于非攻击性初中生。而关系攻击型初中生与非攻击性初中生和外部攻击型初中生在执行功能的三种成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执行功能水平可能介于非攻击性初中生和外部攻击初中生之间。  相似文献   
35.
运用跨语言即时启动和延时启动范式,要求被试完成生物属性的语义判断任务,研究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影响目标语言语义理解的时间进程。实验1非目标语言为英文,目标语言为中文,结果表明,无论是即时启动(t = -0.423, p = 0.676),还是延时启动(t = -0.82, p = 0.419),语义相关组与语义无关组都无显著差异。实验2非目标语言为中文,目标语言为英文,结果表明,在即时启动条件下,语义相关组显著快于语义无关组(t = -3.05, p = 0.006),但延时条件下语义相关组与语义无关组无显著差异(t = -0.63, p = 0.536)。综合两个实验结果表明,晚期熟练双语者在双语语言理解转换过程中语义的即时启动影响存在不对称性,语义相关的非目标语言中文对目标语言英文语义理解起促进作用;但是语义启动效应没有得到延时体现。  相似文献   
36.
高血压是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机制和管理受到重视。本文就靶向药物导致高血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考虑可能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靶点有关,即影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功能所致;介绍临床如何进行高血压管理并建议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使用过程中规范地监测、控制血压,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采用冷压任务引发疼痛,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试图探讨在疼痛条件下时间目标对时距估计的影响。结果发现:疼痛条件下的时距估计值小于非疼痛条件下时距估计值,疼痛条件下具体时间目标的时距估计值显著大于无目标时距估计值。临床上给患者提供具体的时间目标或许有助于他们应对疼痛。  相似文献   
38.
原三娜  罗晓敏  张帆  邵枫  王玮文 《心理学报》2014,46(12):1805-1813
注意定势转移任务(attentional set-shifting task, AST)可用于特异性检测啮齿类动物前额叶皮层及其皮层下神经通路介导的认知灵活性, 是目前研究认知灵活性及其障碍神经基础的重要模型。本研究系统调查了大鼠种系和检测程序差异对AST结果的影响。通过比较Wistar和Sprague Dawley (SD)两个种系大鼠在七阶段和五阶段两种AST检测程序中的认知表现, 研究发现:(1) SD和Wistar大鼠前额叶认知功能存在差异, 后者的总体认知表现优于前者。尤其是Wistar大鼠在逆反学习阶段的达标训练次数及错误率显著低于SD大鼠, 表明Wistar大鼠具有更高的策略转换灵活性。(2)在AST测试中逆反学习和外维度定势转移是认知灵活性评价的核心指标。这两种认知转换过程分别以前期策略和注意定势建立为基础。结果显示在两种AST检测程序中Wistar和SD大鼠在逆反学习和/或外维度定势转移等复杂学习阶段的达标训练次数和错误率均高于其它简单关联学习阶段, 表明在目前实验条件下大鼠均表现出定势形成和转换困难的反应模式, 不同认知反应间的结构关系具有稳定性。这些结果提示大鼠前额叶皮质介导的认知灵活性存在种系差异, AST各阶段认知反应间的结构效度不受目前使用的大鼠种系和检测程序差异的影响, 扩展了对AST模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9.
采用EyeLink 1000眼动仪, 选取韩、美、日、泰四国留学生各20名, 在正常无空格和词间空格两种呈现方式下阅读中文语句, 以此来探讨二语学习者在阅读中文时词边界信息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二语学习者在中文阅读中存在着一致的眼动模式, 即在单次注视事件中, 倾向于注视词的中间部分, 在多次注视事件中, 倾向于注视其开端部分, 然后再计划一次词内再注视。词边界信息能够有效地引导中文二语学习者的眼动行为和眼跳计划, 更多地将首次注视位置落在词的中间部分。最后, 词边界信息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促进作用没有受到母语文本呈现方式熟悉性的调节。我们认为, 中文二语学习者在阅读中的眼跳目标选择可能采用的是战略-战术策略。  相似文献   
40.
循证医学与靶向治疗均透露着哲学的智慧,体现着哲学思想。循证医学符合现代医学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要求,集中体现了科学的医学认识论和实践观:靶向冶疗理论认为疾病的产生有具体的原因,最好的治疗是从病因学的角度,从基因蛋白的水平找准靶点进行治疗,靶向治疗理论贯穿了唯物主义可知论的观点。在心血管病治疗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当将循证医学与靶向治疗两者有机地统一,通过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弥补两种方法各自的不足,发扬其长处,共同促进心血管病治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