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6篇 |
免费 | 182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13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223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832.
833.
本实验采用2被试组别(MCI组、正常老年组) × 3进行中任务变化(无变化、顺序变化、随机变化)被试间设计探究进行中任务变化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的前瞻记忆成绩显著低于正常老年人的前瞻记忆成绩; (2)进行中任务变化对两组被试前瞻记忆和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进行中任务变化越大,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完成前瞻记忆和进行中任务的反应速度越慢; 而正常老年被试则不受影响。研究支持前瞻记忆策略加工的理论观点, 认为执行功能损伤可能是导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前瞻记忆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4.
835.
836.
本研究旨在通过联结学习任务和线索转换任务探讨自我关联刺激在任务转换和目标变化下的加工优势。结果发现:(1)相比于朋友和陌生人,自我更容易学习联结;(2)在线索转换任务中,所有关联刺激均未出现任务转换成本;(3)在目标变化条件下,自我关联刺激的目标结转效率最佳。结果表明自我关联刺激能够调节任务转换成本,并且在目标变化条件下能快速聚焦注意,表现出基于感知的特异性加工优势。 相似文献
837.
为探究儿童在不同利益对比情境以及与己利益无关情境中的公平行为,研究呈现了自我任务的劣势博弈、优势博弈、冲突博弈以及第三方任务博弈四种分配情境。自我任务中儿童需要为自己与另一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第三方任务中则需为两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结果发现:(1)劣势博弈中所有年龄组均倾向于选择公平方案,而非劣势方案;(2)优势博弈中,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优势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3)冲突博弈中,4岁、6岁组选择优势方案的人显著多于劣势方案,而8岁、10岁组均无显著差异;(4)第三方博弈中, 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不公平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4岁~6岁儿童尚未真正获得公平观念,且以获得个人利益为主;而8岁是真正获得公平观念的转折年龄,8~10岁儿童对人对己均坚持公平原则,且表现出利他倾向。 相似文献
838.
839.
本研究探讨工作中坏心情与3种工作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反生产行为和任务绩效行为)在个体内水平的关系, 以及中庸思维在二者间跨层次的调节作用。采用经验抽样方法, 通过对72名员工历时两周的追踪调查, 获取被试每日心情状态和每日工作行为的数据。HLM 6.02分析表明:(1)每日坏心情显著地负向影响每日的组织公民行为和任务绩效行为, 而对反生产行为无显著影响; (2)中庸思维在“心情-行为”的联系间发挥调节作用, 高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影响较弱, 低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影响较强; 高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任务绩效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低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任务绩效行为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40.
读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 能够推断出故事主角的情绪状态, 并能随着语篇中的情绪变化做出情绪更新。在加工情绪信息的同时, 读者也加工语篇结构方面的信息, 二者皆有可能随着语篇的展开而发生变化。本研究采用自定步速阅读的方法, 分别在外显和内隐两种情绪加工任务下, 考察话题结构对语篇情绪更新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实验1的外显情绪判断任务下, 话题结构未显示出对语篇情绪更新的作用; 在实验2和实验3的内隐情绪理解任务下, 话题延续时, 情绪转换句的阅读时间长于情绪延续句, 此时情绪更新需要额外的加工时间; 而话题转换时, 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说明此时读者在新结构下建立当前句的情绪表征, 并不受到先前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