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ability of Iranian student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to discern plagiarism in writing, their perceptions of its ethical aspects, their characterizations of plagiarists, and their perspectives on why they may commit plagiarism. In so doing, a slightly revised version of Deckert’s 1993 questionnaire, collect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was electronically distributed among 156 graduate student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The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revealed som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but an inconsistent performance in recognizing plagiarism. Regarding issues of ethics and fairness, they were concerned with their own needs along with the original writer’s rights more than with rights of their classmates, colleagues, or teachers. They regarded unfamiliarity with the concept and nature of plagiarism as the main reason for committing it. The analysis of the qualitative data yielded the following reasons for students’ plagiarism: students’ unfamiliarity with plagiarism, students’ low academic writing skills, teachers’ carelessness and leniency, students’ lack of time, students’ laziness and deceitfulness, educational system and its policies, students’ low language proficiency, students’ unfamiliarity with the subject of writing, and teachers’ high expectations. In conclus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as to how to decrease the rate of plagiarism.  相似文献   
162.
王兴超  杨继平 《心理科学》2013,36(4):904-909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5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道德认同在道德推脱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的调节效应。采用潜变量调节效应模型的无约束估计方法研究发现:(1)道德推脱会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道德认同会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道德认同会对道德推脱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2)在高道德认同水平下,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会随着道德推脱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地减少,而在低道德认同水平下,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并无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3.
Members of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remain a minoritized and marginalized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large, a pattern mirrored on the majority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ampuse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This study addresses how social identities, institutional contexts, and intergroup dynamics within th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environment contribute to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LDS/Mormons and Mormonism.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13,584 college students attending 52 institutions across the country, the study employs multilevel modeling to examine these relationships. The analyse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productive interreligious contact in a supportive institutional context for shaping out‐group attitudes. Affirm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contact, effects on out‐group attitudes vary to some extent by religion/worldview.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4.
运用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550名大学生的调查, 探讨了道德推脱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及道德认同在这一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道德推脱水平在大一和大二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但在大三和大四时男生的道德推脱水平明显高于女生;(2)道德推脱对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道德认同对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并且道德认同在道德推脱影响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过程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在高道德认同情况下, 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不会随着道德推脱水平的升高而产生明显变化;在低道德认同情况下, 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会随着道德推脱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地增多。  相似文献   
165.
以武汉市343名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考察儿童友善—敌对型教师互动风格与社交归因、社会技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友善型、理解型教师互动风格与小学生成功内部归因、环境、自我、任务行为技能呈显著正相关,与成功外部归因呈显著负相关;理解型教师互动风格与人际行为技能呈显著正相关;不满型和训诫型教师互动风格与小学生成功和失败外部归因因呈显著正相关,与成功和失败内归因、四种行为技能呈显著负相关;成功内部归因与四种行为技能呈显著正相关;失败内部归因与人际、自我、环境行为技能呈显著正相关;成功与失败外部归因与四种行为技能呈显著负相关。社交成功的外部归因分别在不满型教师互动风格和环境、人际、自我、任务行为技能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不满型教师互动风格对成功内部归因、社会技能的预测效应显著,通过成功内部归因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6.
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收录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里的348条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发现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自2001年以来数量迅速增加,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成因及对策、相关因素分析、现状调查三个方面,论文发表源主要集中在卫生教育类期刊、普通高校学报、医学类期刊等,合作研究尚未成熟,以独著为主要形式,研究队伍正在形成之中,核心作者并未形成。  相似文献   
167.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界定了人际适应性的概念并通过开放式问卷、专家访谈和理论分析进行理论建构,据此编制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对2100名有效被试进行调查.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1)大学生人际适应性是一阶11因素二阶2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一阶因素包括自知性、关系认知性和合作性等,二阶因素包括人际认知性和人际互动性.(2)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大学生人际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8.
江琦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5,28(4):841-844
采用《中学生考试心理素质量表》对重庆市57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考试心理素质整体发展良好;中学生考试心理素质及其主要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和学校类型主效应,存在年级和学校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学生考试心理素质呈现出两个发展趋势大致相似的阶段:初中阶段总体发展水平相对高于高中阶段;高中和初中阶段分别存在一个由高到低逐年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9.
上大学前、后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莉  胡竹菁 《心理科学》2005,28(5):1223-1226
本研究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以及生活事件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SCL-90量表得分在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焦虑、敌对、精神病性上存在年级与经济收入的交互作用,月均经济来源在200元以下的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心理症状愈加严重;(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活事件均为负性生活事件,生活事件能解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变异量的30.1%;(3)上大学前后的生活事件在性质上的差异具有个体发展的阶段特点;(4)上大学后的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影响约占27.4%,上大学前的生活事件的影响约占2.6%。  相似文献   
170.
为探讨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负面评价恐惧和人际信任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SEQU)、社交焦虑量表(SASSCS)、负面评价恐惧量表(BFNES)及人际信任量表(ITS)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会排斥不仅对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产生影响,还会通过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2)人际信任能够调节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直接作用,具体而言,与高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相比较,较低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的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