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77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信念偏差效应是指人们已有的知识信念对逻辑推理的影响现象.对此,双加工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信念偏向系统和逻辑分析系统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近年来,该理论得到来自认知神经科学证据的有力支持:一方面,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近红外光谱(NIRS)以及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等技术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右侧前额皮层与信念偏差抑制有关;另一方面,基于脑电(ERP)的研究表明,晚期正成分和晚期负成分可能参与了不同推理类型下信念偏差效应的认知加工.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工作记忆、不同加工阶段、推理前提本身可信度、实验分析、实验材料生态学效度以及思维训练等方面对信念偏差效应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2.
江汶  佐斌 《心理科学》2013,36(1):157-163
大鱼小池效应(Big Fish Little Pond Effect)是解释不同教育情境中学生自我概念水平的一个特定概念,Marsh将其定义为:能力同等的学生,在平均成绩较高的学校或班级里的学业自我概念较低,而在平均成绩较低的学校或班级则学业自我概念会较高。大鱼小池效应包括学生采用概括他人和特定他人的比较标准所分别产生的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社会比较对学业自我概念形成具有特定影响。大鱼小池效应的未来研究可以从研究方法的改进、调节变量的控制和跨文化比较等方面拓展。  相似文献   
83.
应用工作压力、职业枯竭和职业承诺问卷对中小学教师2114人进行调查,主要探讨职业承诺对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认知枯竭具有显著正相关,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职业枯竭具有显著负相关;教师职业承诺以及所包括的情感承诺、留职承诺、规范承诺对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不同教龄段教师在职业枯竭不同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4.
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1 8名大学生被试在得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下对自己、其他男性和女性的风险偏好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 ,被试在损失框架下对各类对象风险偏好的预测均高于得益框架 ,且都高估了男性的风险偏好 ,低估了女性的风险偏好。在损失框架下 ,女性被试对各类对象的风险偏好预测高于男性的预测。研究认为 ,性别原型知识、任务框架和即时情绪共同影响被试的风险偏好预测。  相似文献   
85.
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简要回顾了分析显变量交互效应的常用方法。详细讨论了目前分析潜变量交互效应的主要方法,包括用潜变量的因子得分做回归分析、分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入乘积项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两步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比较和评价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归纳了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的研究趋势,并介绍了新近进展(包括LMS方法和GAPI方法)。  相似文献   
86.
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的具体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词语的具体性对概念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成绩的影响,检验加工说对概念变量的预测,并对双重编码理论进行评析。实验一通过操纵词频变量发现,在低频词的再认中有具体性效应,但偏好测验中没有产生具体性效应。实验二使用低频词发现,词语联想和词语线索回忆中都有具体性效应。实验三通过操纵编码任务,在偏好测验中又获得了具体性效应。总体的实验结果既不完全符合加工说,也给双重编码理论带来了问题。  相似文献   
87.
视觉选择性注意加工的优先效应与加工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学民  舒华  高薇 《心理科学》2003,26(2):358-359
1 问题提出选择性注意是注意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往的注意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 ,不同理论及相关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 :什么特征的信息更容易引起优先注意 ,即注意优先权(AttentionalPriority)。影响注意优先权的因素主要包括线索提示与位置、分心刺激数量、目标特征、线索与目标的间隔时间、目标动态变化等。如Posner等研究发现中央线索与目标一致的反应时较不一致要快 ,注意的有效集中与有效线索指向的目标获得优先加工 ;Christopher、Sears等研究发现 ,有效跟踪的目标具有注意优先权 ;Yant…  相似文献   
88.
前、后注意网络的关系--返回抑制和Stroop干扰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陈骐  金志成 《心理科学》2003,26(4):638-641
将IOR范式与Stroop任务相结合,试图从探讨IOR与Stroop干扰效应之间的关系来推测AAN和PAN之间的关系以及IOR与注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条件下出现了显著的IOR,在Stroop条件下没有出现明显的IOR;提示和非提示位置上均出现了显著的Stroop干扰效应,但提示位置上的干扰量要显著低于非提示位置。从IOR和Stroop干扰效应之间的关系可推知,PAN和AAN是两个有交互影响的注意网络,AAN对PAN有压制作用,而PAN对。AAN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作者对返回抑制与注意问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9.
IAT效应在不同目标概念水平上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IAT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对不同概念词的内隐态度之间的差别。结果发现,八组实验材料都产生了显著的IAT效应;不同性别的测验材料的IAT效应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喜好程度的测验材料的IAT效应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两个因素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IAT效应既可在上位概念水平上产生,亦可在下位概念水平上产生。  相似文献   
90.
范畴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沛  李晶 《心理科学》2003,26(6):1020-1024
本研究利用三段论评价任务,分析了已有信念与三段论逻辑状态间的交互影响,探讨了三段论推理判断中信念偏差的存在与作用机制,同时从信念偏差角度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发现:1.范畴三段论推理的逻辑判断过程中存在信念偏差效应;2.信念偏差效应以逻辑状态与结论可信性交互作用的方式存在;3当逻辑结果与信念相一致时,信念会促进逻辑反应,反之则妨碍逻辑反应;4.信念偏差效应对逻辑有效、结论不可信的单模型三段论问题影响最大,而对逻辑有效、结论不可信的多模型三段论问题相对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