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71.
语言偏向是指因交流目标所属社会范畴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使用差异。目前对语言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群际偏向(LIB)、语言期望偏向(LEB)以及否定偏向(NB)。对语言偏向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语言偏向受到沟通者的认知与刻板印象、情绪、人格特质、群体认同、沟通目标、沟通情境等因素的影响。拓展语言偏向的心理机制、类型与应用研究、创新研究方法以及开展汉语本土化研究是语言偏向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872.
本族效应是指个体对本族面孔比异族面孔有更好的再认的现象。本族面孔和异族面孔诱发的N170、P200、N200与“DM”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脑电成分与本族效应的编码有关, 即对异族面孔编码不充分是本族效应产生的部分原因; “新旧”效应主要从提取角度解释本族效应, 认为提取异族面孔比本族面孔困难。与本族效应有关的主要脑区有梭状回、扣带回与杏仁核等。此外, 丰富的本族面孔知觉经验也会造成本族面孔的右半球优势比异族面孔大。未来研究除了要继续探讨本族效应的某些脑电成分、关注本族效应消失的神经机制以外, 从整合观点探讨本族效应的神经机制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3.
自我正面偏见是指对大多数个体来说, 其自我相关信息与正性情绪效价联系紧密, 个体倾向于把正面结果或特质归因于自我内部稳定的人格特征, 而认为负面结果或特质与自己的人格特征不相关。本项目从自我正面偏见的文化相对论与文化普遍论之争出发, 采用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技术, 试图证实集体主义文化下自我正面偏见的存在, 并对照外显自我正面偏见, 考察内隐层面上的自我正面偏见及其可变性, 探索抑郁个体的内隐自我相关信息加工的改善, 了解其大脑神经基础, 揭示内隐自我正面偏见的性质与特征, 验证和完善自我相关信息与情绪信息的功能加工层次模型。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从内隐层面上了解自我与情绪的复杂关系, 而且还将对其神经基础做出重要探索, 更深入地解读中国人的自我的本质。  相似文献   
874.
彭慰慰 《心理科学》2012,35(2):498-502
考察模拟法官决策中心理控制源对后见偏差的影响。实验采用2(心理控制源:外控型、内控型)×3(有无策略:后见组、分散注意组、指导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采用自编两个案例及问卷测查模拟法官决策中后见效应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不同心理控制源是导致模拟法官决策中后见偏差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同时,两种策略都能够有效减少模拟法官决策中的后见偏差。  相似文献   
875.
本研究采用眼动仪直接记录40名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平均年龄21.9岁,SD=1.8)自由观看实景图片的眼动情况,考察自然状态下视觉注意在真实场景中的空间偏向。为了控制图片不同区域刺激特征显著性对结果的影响,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观看正向图片,一组观看倒置图片。对图片四个象限上的首次注视概率、首次眼跳方向和注视时间百分比分别进行2(水平方向)×2(垂直方向)×2(呈现方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存在独立于刺激特征的空间注意偏向,表现在水平方向具有左侧注意偏向,垂直方向具有上侧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876.
注意实验中,与不带情绪色彩的刺激相比,具有情绪意义的刺激可引起注意偏向。本研究以情绪场景图片为材料,通过眼动技术分别记录被试在反向眼跳任务和Go/No-go任务中的眼动数据,考察了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反向眼跳任务中,对情绪图片的眼跳潜伏期比中性图片更长,眼跳错误率也更高;在Go任务中,相对于呈现在中央的中性图片,情绪图片引起的对靶子的眼跳潜伏期更长;在No-go任务中,相对于呈现在中央的中性图片,情绪图片引起的眼跳错误率更低。实验结果说明,情绪图片可引起注意偏向,表现为更快的捕获注意并且注意更难从情绪图片上转移。  相似文献   
877.
采用视觉搜索范式,探讨了暴力犯罪者对情绪刺激(愤怒面孔与高兴面孔)的注意偏向特点。行为数据显示,相比非暴力组,暴力组对愤怒面孔的反应要显著快于高兴面孔,初步验证了暴力犯罪者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ERP数据进一步表明,当目标刺激为愤怒面孔时,暴力组N2pc的潜伏期要显著小于非暴力组,说明暴力犯罪者对愤怒面孔的觉察早于高兴面孔,对负性情绪刺激更为敏感。由于N2pc的波幅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反应时和潜伏期,说明暴力犯能够更快的觉察到负性情绪面孔,但并没有对其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出现回避模式,表明暴力犯对负性情绪信息的加工是一种警觉—回避模式。  相似文献   
878.
以模糊情境句子和形容词为刺激材料,分别采用文本材料范式和改编的词汇情境联接范式,对害羞者的延时解释和即时解释偏向特点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不仅缺乏积极的即时解释偏向特点,而且也缺乏积极的延时解释偏向特点;害羞者未表现出消极的即时和延时解释偏向特点。研究表明害羞者可能是社交焦虑的前期阶段,对害羞者的干预可以通过引导其积极的解释偏向的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879.
浅析心理统计学教学设计中的统计意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小军 《心理科学》2004,27(5):1226-1227
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视角对下列两方面进行了理性的分析:(1)心理实验设计与心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应逐步整合起来;(2)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必须对统计再认识。  相似文献   
880.
Self-affirmation seems to enable an individual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information that would otherwise evoke a defensive reaction. If this objectivity reflects freedom from self-evaluative concerns, affirmation should sensitize people to central cues of a persuasive message, like argument strength. If affirmation simply induces agreeableness or trivializes the issue, affirmed participants should not particularly heed argument strength. Affirmed and non-affirmed participants rated the persuasiveness of pro- and counterattitudinal arguments that varied in strength. Among participants who rated their attitudes as personally important, self-affirmation decreased bias and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argument strength, as predicted by self-affirma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