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蔡赓  季浏  苏坚贞 《心理科学》2004,27(4):844-846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中小学生目标人群进行体育锻炼感觉量表(EFI)、体育运动动机量表(SMS)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量表的测试,并以路径分析的方法来确定量表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这些维度对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途径和力度。结果表明:(1)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活动后的疲劳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2)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  相似文献   
902.
论“自然剃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觉地看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 ,我们的行为应该有利于或无害于生态系统。然而 ,这个原则却在认识论和价值论上都存在着困难 ,首先 ,我们无法在原则上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否有利或无害于生态系统 ,其次 ,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生态学知识可以充分地推出这个积极的原则。因此 ,“自然剃刀”的消极原则是 :如无必要 ,不应该增加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预。  相似文献   
903.
论环境道德警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示教育既是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 ,也是实施环境道德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它有助于环境道德认识的内化、生态忧患意识的催化、环境道德观念的强化和环境道德行为的良化。警示教育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与警告提示相结合、重点警示与一般劝导相结合、法规惩治与制度引导相结合和社会警示与学校训导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904.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由两大部分构成 ,即精英阶层的经济伦理和大众阶层的经济伦理。这两部分有不同的来源、内容和表现方式 ,因此在近现代也有不同的变革轨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变革重点 ,现今应放在农民阶层的经济伦理方面。朱贻庭教授的《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及其现代变革论纲》一文中的一些观点 ,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905.
真实性及其伦理边界——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追求并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伦理准则。然而和任何准则都不可能是绝对的一样 ,真实性同样不是一条绝对性原则。在具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 ,由真实性引发的伦理冲突是经常存在的。新闻从业人员的职责之一 ,就是如何运用自己的道德智慧来解决这些伦理冲突。  相似文献   
906.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对普遍伦理的理解和关注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普遍伦理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普遍伦理与东西文化的关系以及其与孔子恕道之间的关系若何 ?这都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7.
摹仿与原始社会中的伦理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摹仿在人类原始文化中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 ?传统的解释多集中在美学领域。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 ,探讨摹仿在原始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及其在原始社会伦理道德意识的起源、形成和传承中作用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08.
The author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tribution of psychoanalysis to ethics through examining the work of certain philosophers, especially Kant. After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Freudian thought and going beyond the ‘psychoanalysis and/or psychiatry?’ question, he asserts that the space of the psychoanalytical cure revolves around an ethical problem. Thus, the limits of analysis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subject's capacity for developing a structure of belief in the unconscious, with the concomitant capacity to go beyond equivocation in respect of an ethical conflict that underlies all cases where psychical suffering is manifested. Indeed, only human beings are called upon to deal with an ethical paradox “equally a logical one”which could be stated thus: there is Good in Evil and Evil in Good. This ethical paradox is the consequence of human subjection to the constituent laws of the Oedipus complex, which distances the human being, in his/her dealings with Evil and with Good, from any naturalist stance. In respect of the cure, then, we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at Evil does not proceed from any particular drive‐based characteristic, but is rather the expression of specific subjection to an unconscious Other, towards which it directs its affects. Finally, the author proposes a principle that emerges from the preceding discussion: let us not impute to or place in the Other our own subjective splitting or pain at existing.  相似文献   
909.
Book Reviews     
《Metaphilosophy》2002,33(3):387-396
Books reviewed:
James Campbell, Recovering Benjamin Franklin
Elliot L. Jurist, Beyond Hegel and Nietzsche: Philosophy, Culture, and Agency  相似文献   
910.
在科学与伦理之间——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向何处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使我们不得不在科学与道德之间作选择。治疗性克隆是如帕金森氏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的最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体细胞核转移是治疗性克隆关键步骤,因此治疗性克隆与克隆人只有一步之遥。科学史证明,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福利而不是灾难。我们不能低估人类理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