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Motor imagery (MI) allows one to mentally represent an action without necessarily performing it. Importantly, however, MI is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the ability to actually execute actions, as demonstrated by the impairment of this ability as a consequence of lesions in motor cortices, limb amputations, movement limiting chronic pain, and spinal cord injury. Understanding MI and its deficits in patients with motor limitations is fundamentally important as development of som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and daily life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motor disorders are based on this ability. We explored MI in a large sample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SCI) using a comprehensive battery of questionnaires to assess the ability to imagine actions from a first‐person or a third‐person perspective and also imagine the proprioceptive components of actions. Moreover, we correlated MI skills with personality measures and clinical variables such as the level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lesion and the presence of chronic pain. We found that the MI deficits (1) concerned the body parts affected by deafferentation and deefferentation, (2) were present in first‐ but not in third‐person perspectives, and (3) were more altered in the presence of chronic pain. MI is thus closely related to bodily perceptions and representations. Every attempt to devise tools and trainings aimed at improving autonomy needs to consider the cognitive changes due to the body–brain disconnection.  相似文献   
952.
游旭群  李晶 《心理学报》2010,42(12):1097-1108
空间关系的理解是概念表征向知觉表征的转化, 而空间关系的表达则是知觉表征向概念表征的转化。两种表征的转化以参照系为中介。视觉数量空间关系加工属于知觉表征向概念表征转化的空间关系表达过程。本研究通过控制方向、朝向及距离在启动与探测中的匹配关系, 采用三个实验探讨了数量空间关系加工中参照系各参数的表征及其相互作用。结果发现:(1) 数量空间关系加工中存在方向表征, 一定任务情境下存在朝向表征。(2) 距离匹配的促进效果只在启动刺激和探测刺激的方位关系处于参照系同轴时发生。这些结果进而说明, 数量空间关系加工中内隐地包含类别空间关系表征, 一定任务情境下, 可能存在垂直/水平的类别空间关系表征; 数量空间关系加工中的距离是联系于参照系轴的表征。  相似文献   
953.
通过总结视觉观点采择的概念和研究范式,概括发展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中视觉观点采择演化发生和个体发展的已有研究,分析视觉观点采择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及语言和文化等影响因素,指出将来的研究需要归纳测验不同水平视觉观点采择的一系列研究范式,系统考察不同物种间视觉观点采择的演化发生过程,还可将不同水平的实验范式与脑成像研究相结合来考察视觉观点采择的脑神经机制,并关注影响视觉观点采择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954.
视觉空间关系识别中的认知加工特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检测 2 0名飞行员和 10名老年被试及其相应控制组的视觉空间关系识别中的认知加工水平 ,旨在探讨视觉空间关系识别中的类别关系和数量关系加工子系统所表现出的认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参与视觉空间关系判断的两个典型加工子系统中 ,负责数量 (坐标 )空间关系判断的加工子系统既可随系统训练而表现出功能增强的练习效应 ,也可随年老过程而发生功能衰减的年龄效应。相对而言 ,涉及类别空间关系判断的加工子系统则较少受到练习和年老化因素的影响。研究提示 ,由于受大脑神经解剖结构特点以及加工任务性质的影响 ,数量空间关系加工子系统更多地表现出了认知加工的可塑性和易变性特点 ,而类别空间关系加工子系统则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或可塑性较低的认知特性  相似文献   
955.
Jason Brennan 《Philosophia》2007,35(2):207-217
Carl Hoefer has argued that determinism in block universes does not privilege any particular time slice as the fundamental determiner of other time slices. He concludes from this that our actions are free, insofar as they are pieces of time slices we may legitimately regard as fundamental determiners. However, I argue that Hoefer does not adequately deal with certain remaining problems. For one, there remain pervasive asymmetries in causation and the macroscopic efficacy of our actions. I suggest that what Hoefer may have shown us is that causation, not determinism, was the threat to free will all along. Additionally, Hoefer might avoid the problem of the asymmetry of macroscopic efficacy by noting we have a very small region of space-time completely determined by our choices. However, this move implies our freedom to act is freedom to do very little, given that the region is trivial. I suggest that Hoefer should instead claim that we do have pervasive macroscopic efficacy toward the past, though I am unsure of how well this thesis works. Regardless, there remains a problem that the inside-out perspective requires us to see our choices as brute facts or random occurrences. Attempts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seem to require either a theory of agent causation or a traditional compatibilist argument, making Hoefer’s thesis extraneous, unless he can show us that these require the inside-out perspective. However, Hoefer has not yet shown us this, so there is work to be done.
Jason BrennanEmail:
  相似文献   
956.
根据书写加工理论,从异形字水平、图解动作模式水平和神经动作执行水平三个方面,综合考察一例空间书写障碍儿童的认知加工特点。结果表明:(1)个案QY的异形字水平出现选择性损伤,在视觉整体特征的知觉加工上存在困难,导致自发书写的汉字难以辨识,存在严重的间架结构问题。(2)个案QY在图解动作模式水平以及神经动作执行水平上表现正常  相似文献   
957.
儿童空间再定向的几何模块论及其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的空间再定向指的是迷失方向的儿童在空间中重新确定自己方位并找回被藏物体的能力。儿童的这一能力与某些低等哺乳动物(如大鼠)相似,都只能利用空间环境所构成的几何信息,不能利用非几何信息来再定向。几何模块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儿童与低等哺乳动物的认知系统里存在几何模块。然而,众多研究对这种简单化的观点提出了异议。针对这些异议,几何模块论又进行了新的修订  相似文献   
958.
采用即时记忆和延迟记忆任务,考察了双语信息加工对偶词呈现的空间位置对词义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偶词呈现的空间位置对词义记忆存在影响,且这种影响只出现在延迟记忆中;(2)在延迟记忆任务中,变换词对呈现的空间位置,对对偶词记忆的效果要显著地优于固定空间位置条件;(3)对偶词的呈现背景不同对词对记忆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59.
人类视空间工作记忆分离的证据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空间工作记忆系统是否可以分离及分离的内在机制是当前工作记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神经心理学、潜变量、双分离、发展以及脑机制的研究所提供的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人类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存在分离。一些研究进一步揭示,编码方式的不同和注意参与机制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视空间工作记忆分离的两个主要原因。这篇文章对已往实验结果进行了论述、分析和评价,指出了以往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应该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960.
空间图式加工促进方向性时间表述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念阳  徐凝婷  张琰 《心理科学》2007,30(4):853-856
时间表征是否具有空间方向性?本研究通过考察66名研究生时间表述实时加工中的空间引导效应来回答这个问题。实验一表明:空间垂直方向性图式促进被试加工含有空间词汇的时间表述;实验二表明:两种空间方向性图式,即水平方向性图式和垂直方向性图式,都促进被试加工含有纯时问词汇的时间表述。实验结果证实了时间表征具有空间方向性,并为“抽象思维以感知一动觉经验为基础”这一论点提供心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