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33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In the chapter "The Adjustment of Controversies" in his eponymous work, Zhuangzi has the character Nanguo Ziqi declare "I effaced myself," thereby holding that one can return to the state of naturalness only after breaking with the "self" that is in opposition to "objects," abandoning his subject-object standpoint and entering a state of "effacement" wherein one fuses with the Dao. Coincidently, the French philosopher Jean Baudrillard also repeatedly stresses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ubject" in his later philosophy, trying to dissolve subject-centrism by means of a counterattack by the object wherein its logic would entrap the subject. Although they lived in different times, both Zhuangzi and Baudrillard note the same human predicament--the situation wherein the "I as subject" constantly obscures the "real I." Their resolutions of the predicament are similar: both put their hopes in the dissolution of the "I" or self in subject-object relations, with Zhuangzi declaring "I effaced myself' and Baudrillard mooting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ubject." They differ, however, on how to dissolve the "I" (myself). Briefly, Zhuangzi advocates "effacing myself through the Dao," that is, quitting one's "fixed mindset" and "egoism" and returning to the Dao by means of "forgetting" or "effacing"; Baudrillard, on the other hand, proposes to "efface oneself through the object," i.e., replace the supremacy of the subject with that of the object. Baudrillard's theory has often been criticized as pataphysics because of its nihilism without transcendence; in contrast, Zhuangzi's view, which construes the whole world as the unfolding of the Dao, seems more thought-provoking.  相似文献   
72.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轻化的因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甚至猝死,其发病具有原因和结果的必然联系。过劳、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大量饮酒等原因都会使冠状动脉内斑块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医务工作者都应针对病因及发病机制积极治疗并有效预防,从而提高全民的心血管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3.
在临床实践中,呼吸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就其中某些热点问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的诊断和机械通气的指征、肺栓塞的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和呼吸危重症的伦理学问题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对呼吸危重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74.
解决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必须提高救治中的辩证思维。正确理解标本兼治的含义,外周性、中枢性抗胆碱药物和复能剂联合应用,合理维持阿托品化,积极应用机械通气进行必要的呼吸支持治疗和适时行血液灌流治疗是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75.
临床路径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前沿技术之一,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路径研究,探讨了我国临床实践中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该疾病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标准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76.
重组人类活性蛋白C(rhAPC)为治疗重症脓毒症的药物,目前有证据表明rhAPC的市场策略有可能已经影响到专业机构诊治指南的制定与执行;rhAPC的临床疗效亦未能被大型临床试验继续证实,因此目前rhAPC的临床应用以及疗效评价要慎重进行。同时,有必要深入反思药品生产商与专业组织的利益关系,并制订对策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7.
为了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了我院76例SAP患者入ICU时的年龄、血糖、APACHEⅡ评分等17项指标,根据是否合并ARDS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呼吸频率、血糖、感染、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T评分、ICU住院日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糖、感染、APACHEⅡ、Ranson、CT评分与SAP并发ARDS有关。故得出结论,年龄、血糖、感染、APACHEⅡ、Ranson与CT评分是SAP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8.
探讨如何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特异融合基因异常的检出率与准确率。联合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出82例核型异常,占68.3%,而应用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出54例融合基因异常,占45%。联合这两种技术,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为:75%(90/120),其中有65例明确了具体染色体改变或特异性融合基因异常。30例患者经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出具有t(8;21)(q22;q22)或t(15;17)(q22;q12),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出39例患者具有AML1/ETO、PML/RARA或CBFB/MYH11融合基因异常。当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或者不存在19种融合基因之一时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为阴性。提示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联合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异常/特异性融合基因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9.
总结肿瘤标记物在大肠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进展。对有关大肠癌临床诊治中肿瘤标记物的文献进行综述,重点讨论血清、基因和急性期蛋白三类标记肿瘤物对大肠癌临床诊治方面的价值和潜力。结果是恰当选择肿瘤标记物有助于大肠癌临床诊治。目前,基因和急性期蛋白为大肠癌肿瘤标记物探索的新方向,有望成为提高大肠癌诊治效率的新检查方法。三类肿瘤标记物对大肠癌诊治有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提高大肠癌诊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任曦  王妍  胡翔  杨娟 《心理学报》2019,51(4):497-506
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以社会角色来定义自己, 更看重自己的社会关系; 社会评价威胁是诱发个体社会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情境因素, 然而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是否会表现出更高的应激反应, 以及社会支持是否会缓解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还不可知。本研究以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为范式, 以主观应激报告、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作为应激指标, 使用自我构念问卷测量个体互依自我构念水平, 将健康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到自我支持启动组和社会支持启动组。结果发现, 互依自我构念水平正向预测个体在应激情境中的皮质醇水平增加量; 同时, 相比于自我支持启动, 高互依自我构念的个体在经历社会支持后有更低的唾液皮质醇变化量。研究结果提示, 社会支持对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起到了良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