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6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3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In this paper, I deploy Gallagher et al.’s theory of Direct Social Perception (DSP) to help explain how we perceive others’ subjective time. This process of second-person temporal percep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yet is often glossed over in discussions of intersubjectivity. Using A.D. Craig (2009) ‘awareness’ model of subjective time to unify converging evidence that subjective time is embodied, affective, and situated, I argue that subjective time cannot be considered as a hidden or invisible aspect of a private mind, but is partially externally visible through our gestures, expressions, and other behaviours as they unfold within a particular context. My central thesis is that, in face to face interactions, we are able to directly perceive these visible components of other people’s subjective time. This is made possible by our “enculturated” (Menary, 2015) and enactive perceptual faculties. The process of social perception is not a passive, unidirectional affair where static information about one person’s subjective time is transmitted to the other, but rather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action (both at the personal and subpersonal level)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produced by a dynamic coupling between participants. Such an enactive perspective reveals how others’ subjective time can be perceived in everyday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82.
拖延是指尽管预见到拖延会带来不利后果, 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任务。研究表明, 不同文化背景下有15%~20%的成年人存在慢性拖延, 超过70%的学生承认自己存在学业拖延, 部分学生还会形成特质性拖延。严重的拖延不仅影响人们的学业、工作和生活, 甚至还会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产生的核心机制、形成的关键期以及发展认知神经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本项目拟从拖延的时间决策理论出发, 首先系统探明拖延决策的核心机制, 尤其是远期价值评估、延迟折扣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在拖延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机制和神经基础; 其次结合行为-环境变量-脑的多模态数据, 从发展角度探究拖延形成的关键期(敏感期)、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认知神经机制; 最后从行为干预和脑的可塑性角度出发, 试图制定各关键年龄阶段拖延预防与干预的临床方案。本研究的开展对于把握拖延形成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对于拖延行为的预防和干预也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现有研究主要采用结果评价或结果反馈的方式考察评价对错误后调整效应的影响,但是任务前的社会评价怎样影响错误后调整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社会评价任务,以错误后反应时和错误后正确率为指标,在两个实验中考察正性和负性评价对错误后调整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验1和实验2中正性和负性评价条件下错误后减慢效应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正性和负性评价对错误后调整的作用是一致的,且不受实验任务的影响。在实验1中通过和无评价条件比较发现,评价条件下的正确后反应显著慢于无评价条件,但是评价条件下的错误后反应与无评价条件无差异,说明社会评价加速了个体错误后调整。而且在实验2中发现高低自我效能组个体错误后调整效应差异不显著,说明当前结果不受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此,当前研究说明任务前的社会评价促进了个体错误后行为调整,但是错误后调整效应不受社会评价效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结合多源干扰任务(MSIT)范式来探讨特质自我控制个体的认知神经机制。考察了高、低自我控制者各26名在MSIT任务上的差异。结果:高自我控制者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自我控制者。在MSIT冲突条件下,高自我控制者的N2和P3(LPC)波幅比无冲突条件更大。结论:高自我控制者较低自我控制者处理冲突干扰更慢,需要的注意资源较多,激活前额叶中部脑区。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讨面孔认知中内部特征和加工时间对种族判断的影响,采用面孔种族评价任务,选用被试内设计,通过操纵内部特征替换部位,刺激呈现时间,以及种族三个自变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中国被试来说,面孔种族信息的获取是一个随时间不断累积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鼻和口特征并不能提供有效的亚洲和高加索种族信息,眼部特征和构型信息在加工中...  相似文献   
86.
赵沛 《管子学刊》2007,(3):110-116
随着今文经学的复兴,晚清学术在今古文学的激烈冲突中展开。在这一过程中,《左传》研究一直是核心的内容。晚清《左传》研究主要呈现出刘逢禄、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学与章太炎为代表的古文学两大学派争论的态势。廖平的《左传》研究,与两派的学术路径既有联系,有呈现出不同的学术特色,在晚清学术研究中独树一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7.
88.
89.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6a) has mad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the safe positioning of infants by caregivers, including placing infants in a supine position for sleep and in prone for supervised periods of tummy time. However, caregivers may have difficulty adhering with these recommendations. A small, but growing, number of behavior analytic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se infant safety recommend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adherence. This review describes behavior analytic research on infant positioning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