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51.
语义整合帮助人们在阅读理解中将小信息块整合成一个完整、连贯的句子意义表达, 是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的认知过程。通过对比40多篇句子加工相关的脑机制研究, 发现左侧额下回在fMRI研究中是参与语义整合加工激活概率最高的区域, 而颞叶及后部是MEG研究中激活概率最高的区域。另外, 左侧额下回是如何参与语义整合、它在内隐和外显语义整合中的机制是否相同、以及这种整合加工与一般的控制性加工、词汇启动的关系都是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452.
识别电位认知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识别电位(Recognition Potential, RP)是被试看到可识别视觉刺激时, 在200~250ms内达到峰值的脑电反应。识别电位的研究正处于理论探讨阶段, 有两种主要观点用于解释RP。一种观点强调RP反映了视知觉分析成分; 另一种观点强调RP反映了语义或概念加工成分。两种观点至今未达成一致。最近, 针对两种观点质疑, 研究者们提出了类别特征加工的观点, 这一新观点在理论上符合大脑经济性的原则, 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但尚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的支持。未来的RP研究应从实验材料的多样化、多研究方法结合、类别特征加工能力的习得机制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453.
要求大学生被试在相同的情境和规则下先后完成选择任务和条件推理任务,从而系统考察两项条件命题任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规则的语义表征意义为条件命题和反条件命题时,两项任务的反应模式具有一致性;当为双向条件和非条件命题时,两项任务的反应模式出现了分歧,而且四种推理形式和四张卡片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两项条件命题任务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它们可能享有共同的语义关系表征空间,但推理过程和策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54.
谜语问题解决中线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谜语在性质上属于顿悟问题,当谜语的谜底为汉语成语时,这样的谜语问题称为成语谜语问题。本研究探讨线索在成语谜语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特点与方式。三个实验以汉语成语谜语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了语义线索与规则线索,操纵了线索的有效性(有效线索占75%,无效线索占25%),以及线索呈现的时间长短(长时间即阈限上呈现线索(实验1),短时间(20ms)即阈限下呈现线索(实验2与实验3))两个因素。实验1与实验2的任务是要求被试写出成语谜语问题的答案(谜底),实验3则要求被试从6个备择答案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被试为武汉某大学的206名低年级本科生。实验结果表明,(1)无论是阈限上还是阈限下呈现规则线索,有效规则线索对成语谜语问题的解决具有促进作用;(2)有效语义线索对谜语问题的解决具有促进作用,而且,阈限上有效语义线索对谜语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更大;(3)阈限上呈现两类无效线索时,它们对成语谜语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干扰作用;但是,阈限下呈现两类无效线索时,它们对成语谜语问题的解决没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455.
句子语境中语义联系效应和句法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俏  张必隐 《心理科学》2003,26(2):289-291
通过对比研究句子语境中句法成分和语义联系对目标词加工的不同影响,来探讨句子语境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点问题。实验一采用词汇命名任务研究发现,句法违反对词汇命名会产生抑制作用,而语义违反对词汇命名却没有发现抑制作用。实验二利用词汇决定任务发现,句法和语义成分影响词汇决定任务,句法违反和语义违反对词汇决定任务均会产生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句子语境加工中,对内容词语义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句法成分的独立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456.
通过对比研究正序和乱序两种句子语境对目标词加工的不同影响,来探讨句子语境中语义联系启动作用及作用点问题。实验一采用词汇命名任务研究发现,句法成分影响命名任务,句法违反对命名任务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语义违反则对命名任务没有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实验二利用词汇决定任务发现,词序影响决定任务,乱序对词汇决定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语义违反对决定任务地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中义联系启动是短暂的,它的保持和传递需要句法成分的支持。  相似文献   
457.
汉语发展性深层阅读障碍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报告了一个发展性阅读障碍个案J,J的语音技能存在缺陷,音位、声调意识差,语音短时记忆能力弱,在汉字命名中产生大量语义错误、视觉错误和选择错误,表现出一系列深层阅读障碍症候群,是一例典型的深层阅读障碍个案。还讨论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亚类型的分类标准以及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45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on the processing of category names embedded in sentences. The investigation focuses on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immediately after such a word is heard as well as on the dynamics of adaptation to context. An on-line method (Cross Modal Lexical Priming) was used to trace how this process unfolds in time. We found that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mmediately after a category word is presented is not altered by the sentence context in which the word is immersed. Rather, the structure of availability of particular exemplars of the category resembles the typicality structure of a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The adaptation to context occurs later (between 300 and 450 ms after the category word) and takes the form of a rapid reorgan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rather than a gradual activation of a contextually relevant exemplar. We claim that such data is best accounted for in a dynamical framework, where a coherent global structure emerges through locally guided self-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459.
采用两种时距估计方法,检验时距锚定值对时距估计的影响,并探讨了时距信息的心理表征方式。63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实验1采用口头报告法,表明较大的时距锚定值(5s,5000ms)条件下,被试估对时距的估计值较大,而较小时距锚定值(1s,1000ms)条件下被试估计的时距值较小;语义相同但表述方式不同的锚定值(1s与1000ms,5s与5000ms)条件下的时距估计值没有显著差异。实验2采用产生法,进一步表明时距表述方式对产生时距没有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时距估计受时距锚定值的影响,时距信息可能以语义形式进行表征,而不是简单的数字加单位的表层表征形式  相似文献   
460.
Criticizing the works of “Western” specialists in semantics, Soviet academician M. M. Pokrovskij (1868–1942)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social factors are essential for semantic evolution, while psychological factors constitute an intermediate link between the “external” life of a society and the semantics of the corresponding language. This conception resembles the general explanations of semantic evolution proposed by N. Ja. Marr (1864–1934). Nevertheless, despite a number of common points in the semantic theories of these two researchers, Pokrovskij’s attitude towards Marr was negative: in particular, he disagreed with the thesis of the chronological primacy of Marr’s discoveries in the domain of semantics.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why Pokrovskij had for a long time constituted an intermediate link between Russian and “Western” “traditions” in the field of semantics.
Ekaterina Velmezova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