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50篇
  789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赵楠  公艳艳  赵亮  陈强  王勇慧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1):1747-1757
客体动作承载性指人们知觉客体时同时激活的针对客体的行动。当Gibson最初提出动作承载性概念时, 他认为客体的这种属性是可以自动激活的。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在知觉和行动的关系中, 行动语义知识和客体所处背景对客体动作承载性具有调节作用, 表现在人们可以根据这些自上而下的信息选择针对客体的适当的行动。此外, 不同的判断任务在引发客体动作承载性效应上具有特异性, 表现在若判断任务仅需知觉客体表层属性时, 不能激活对客体的动作, 进而不能产生客体动作承载性; 若判断任务需要对客体进行深层加工时, 才会激活对客体的动作。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行动语义知识和客体所处背景影响客体动作承载性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以及不同判断任务中出现结果特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2.
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基于语义的和基于语音的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在不同的SOA条件下,考察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信息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序为字形—字义—字音的顺序。这一结果揭示,高频汉字字义的提取更符合直通理论的预期。高频汉字的语音是自动激活的,但语音的激活可能发生在字义通达之后。  相似文献   
143.
汉语语句重音的分类和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韫佳  初敏  贺琳 《心理学报》2003,35(6):734-742
通过两个独立进行的重音标注实验对汉语语句重音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l是由60位普通被试参加的音节重音突显度的知觉实验。实验2是由本文三位作者参加的重音类别标注实验,在此实验中语句重音被划分为节奏重音和语义重音。实验2中对于语句重音的分类性标注结果得到了实验l中普通被试对音节重音突显度知觉结果的支持,这说明人们确实能够感知到两种不同类型的重音。实验结果还表明,节奏重音倾向于出现在较大韵律单元内的最末韵律词的末音节上,并且与适当的停延相伴生,语义重音的分布则与语句的韵律结构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4.
张积家  王娟  印丛 《心理学报》2014,46(7):885-900
采用眼动技术记录汉语阅读者在形声字的语音、语义提取中对声符和义符的注意规律, 考察形声字部件的位置、功能和正字法意识对汉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汉字的视觉加工中, 阅读者对部件空间位置的注意加工优势受到声旁位置的调节。对左形右声结构的汉字, 被试更多地注意字的右边, 对右形左声结构的汉字, 被试更多地注意字的左边; (2)在汉语阅读者的正字法规则中, 存在着“左侧释义、右侧释音”的部件的位置-功能联结。(3)在通达形声字的语音、语义的过程中, 与义符相比, 声符具有注意资源的优势, 这种优势在语音提取任务中更加明显:声符无需依赖义符的信息便可以相对独立地激活整字的语音, 但声符需要义符的配合才能够提取整字的语义。  相似文献   
145.
王娟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6,48(11):1390-1400
采用行为实验和眼动技术考察义符的类别一致性和家族大小对形声字语义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1) 在一致性判断和视觉选择中均存在着字词水平的类别一致性效应, 义符同整字类别一致的字容易认知。(2) 义符的家族大小影响形声字的语义加工, 义符家族大, 汉语母语者对形声字的加工更容易采用形旁推理策略。(3) 义符家族的类别一致性影响形声字的语义加工。(4) 义符家族的类别一致性和家族大小效应受义符与整字的类别一致性调节。  相似文献   
146.
义符熟悉性对高频形声字词汇通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新葵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08,40(2):148-159
采用启动词汇判断范式,考察义符熟悉性对高频汉字形声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义符加工与整字加工存在动态的交互作用。在加工早期,高频汉字形声字的整字语义已经激活,但此时义符的语义并未激活。高熟悉性义符的词形启动比低熟悉性义符早。随着SOA增长,高、低熟悉性义符的语义都出现激活。到了加工晚期,汉字形声字整字的语义激活仍然显著,但义符的语义激活消失,表明字词认知的整合过程已经完成。这一结果支持汉字认知中整字加工和部件加工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7.
陈穗清  张积家  肖二平 《心理学报》2011,43(9):1013-1025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 通过2个实验考察了汉语口吃者的语义编码。实验1发现, 在基本水平命名中,口吃者与非口吃者均表现出语义干扰效应, 语义相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显著长于语义无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 口吃者在语义相关干扰条件下所受到的干扰比非口吃者大; 在类别水平命名中, 口吃者与非口吃者的表现类似, 都表现出语义促进效应, 语义相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显著短于语义无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 语义相关干扰词的命名错误率也显著低于语义无关干扰词的命名错误率。实验2发现, 在基本水平命名中, 当SOA为-200 ms、-100 ms和0 ms时, 语义相关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在语义无关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 当SOA为-100 ms和0 ms时, 口吃者的语义干扰效应比非口吃者更加明显。整个研究表明, 口吃者的语义编码出现了延缓, 口吃者比非口吃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排除语义干扰词的干扰。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关于口吃的多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48.
通过操纵反馈时间(即时,延迟)、反馈类型(简单,丰富)和掩蔽类型(塔罗牌,空白矩形),考察概率类别学习的学习机制。结果发现:(1)被试的学习成绩在即时反馈条件下显著优于在延迟反馈条件下;(2)在即时反馈条件下,仅给予简单反馈,被试虽能出色地完成天气预报任务,但是不能正确地判断卡片预测晴天的概率,倾向内隐学习;(3)在其他条件下,被试能正确地判断卡片预测晴天的概率以及各卡片在天气预报任务中预测天气的重要程度,表明被试能外显地意识到这些线索的作用。综上,概率类别学习采用的是双系统学习机制,既依赖内隐学习,又依赖外显学习。  相似文献   
149.
语义联系类型和强度对预期推理生成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98,31(1):14-20
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实验方法,由被试生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及组成这些事件的各种活动和活动的参加者。然后,对这些事件熟悉性、对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三个维度进行主观评价,形成事件以及每个事件活动序列,并据此编制实验材料。实验主要考察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对于熟悉性高的事件的预期推理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记忆能力的被试进行事件预期推理时的加工模式。实验结果表明:(1)高工艺记忆能力的被试对事件的预期量小于  相似文献   
150.
采用语义启动数字匹配任务及其变式, 探讨在中文背景下“和效应”和语义系统的类比一致性及其产生机制。结果发现, 中国学生对“和”目标数字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中性目标数字, 表明“和效应”是人类的一种强烈的认知倾向; 人类通过类比映射方式整合数学知识和语义知识; 影响语义加工的因素同样影响数学认知。研究还发现, 被试对中性目标数字的抑制难度受语义匹配任务性质的影响, 在完成类别不一致的探测词匹配任务时, 拒绝中性目标数字的反应时显著长, “和效应”消失, 表明“和效应”不仅源自于对“和”目标数字的激活, 也源自于对中性目标数字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