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88篇 |
免费 | 736篇 |
国内免费 | 282篇 |
专业分类
40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167篇 |
2019年 | 170篇 |
2018年 | 160篇 |
2017年 | 181篇 |
2016年 | 210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179篇 |
2013年 | 497篇 |
2012年 | 183篇 |
2011年 | 188篇 |
2010年 | 106篇 |
2009年 | 144篇 |
2008年 | 143篇 |
2007年 | 139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77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7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36篇 |
1979年 | 42篇 |
1978年 | 36篇 |
1977年 | 20篇 |
1976年 | 24篇 |
1975年 | 16篇 |
1974年 | 14篇 |
1973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研究试图探讨基于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特质性调节定向和情境性调节定向)而达成的匹配所导致的效应是否一致。实验一、二均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防御)×2(信息框架:积极、消极)被试间设计, 分别考察了两种匹配对信息说服效果(包括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行为意向3项指标)的影响。MANOVA检验表明, 实验一中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2项指标上的交互作用显著, 实验二中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和行为意向3项指标上的交互作用显著; 这表明, 基于两种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所达成的匹配在对信息价值评价和情绪强度的影响上具有一致的效应, 但在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上具有不一致的效应。这一结果对于理解两种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之间的差异以及基于两者而达成的两种调节匹配之间的差异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 且两类决策在理论发展、行为效应及神经基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检验二者是否具有共同过程机制, 本研究以风险决策中的确定效应和跨期决策中的即刻效应为例,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比较了它们的局部、整体过程及模型拟合。辅以贝叶斯因子分析实验数据表明:二者的主要过程特征均相似, 且更符合非折扣模型假设; 二者在加工复杂程度等少数特征上有所不同; 确定和即刻信息在加工方向等特征上存在特异性。这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核心决策规则:两类决策更可能遵循非折扣模型预期的简捷、启发式规则, 而不是折扣模型所假设的补偿性、基于选项规则。本研究为建立两类决策的共同解释框架做出了有益尝试, 并为决策比较研究方法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3.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5,41(2)
通过遵循PRISMA-Protocol,对42项研究(总样本量为1751)运用元分析技术,以不同认知功能的任务指标为变量来探究午后小睡对认知功能的作用效果及调节因素。结果发现:与控制条件相比,午后小睡对认知功能的作用效果达到中等的正向效应量(g=0.59,k=130,p < 0.001)。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午后小睡的作用效果存在认知领域的特异性和年龄的差异性:午后小睡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执行功能、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的表现,但不影响注意功能;相比于青年群体,午后小睡对未成年和中老年群体认知功能的助益效果更加明显。午后小睡时长、是否有午后小睡习惯、实验日前晚是否存在睡眠限制以及任务后测时间点等因素对午后小睡的效果无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4.
75.
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能力强于还是弱于年轻人, 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脑机制的研究, 将为老年人脑保健提供一种科学的跨通道整合方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两方面进行论述:1)影响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因素, 包括刺激的物理属性、刺激呈现的时空关系以及刺激得到的注意资源。2)老年人视听觉整合效应。研究表明, 一方面, 老年人表现出更高的功能连接性、网络效率和较强的视听觉整合效应, 如:老年人在后顶叶、内侧前额叶和左前额叶等脑区有较强的激活, 额中央区的P2振幅表现出超加性; 老年人比年轻人的视听觉整合发生较早并有较长的延伸。另一方面, 老年人有较长的反应时和较弱的整合促进, 以及对视听觉刺激进行反应时颞上回脑区的振幅弱于年轻人。简单刺激诱发的老年人视听觉整合为进一步揭示整合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但是对于复杂情景下的视听觉信息整合加工机制仍待探究。 相似文献
76.
77.
本研究探讨心理疲劳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以及任务框架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2 (疲劳, 非疲劳) × 2 (获益框架, 损失框架)被试间设计,实验组接受心理疲劳诱导后完成风险决策任务, 控制组直接完成风险决策任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相对于非心理疲劳组, 心理疲劳状态下个体更倾向于风险规避, 且不受任务框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新世纪20年来国内假设检验方法学研究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类: 零假设显著性检验的不足、p值的使用问题、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问题、效应量、检验力、等效性检验、其他与假设检验关联的研究。零假设显著性检验已经发展成一套组合流程: 为了保证检验力和节省成本, 实验研究需要做先验检验力分析预估样本容量, 但问卷超过160人在传统统计中就没有必要这样做。当拒绝零假设时, 应当结合效应量做出结论。当不拒绝零假设时, 需要报告后验检验力; 如果效应量中或大而检验力不够高, 则可增加被试再行分析, 但这一过程应主动披露, 报告最后的实际p值并对可能犯的第一类错误率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79.
重复启动效应和一致试次所占的比例都会影响冲突适应效应。采用词-色Stroop任务, 本研究在控制了重复启动效应和一致试次的比例之后, 通过三个实验共同探讨反应执行和冲突观察对冲突适应效应的影响。实验一发现当前试次的Stroop干扰效应, 但没有得到冲突适应效应; 在实验二中, 先前试次为四选一的选择反应时任务, 当前试次为词-色Stroop任务, 得到反转的冲突适应效应; 实验三和实验一程序相似, 但在先前试次上不执行反应, 得到了稳定的冲突适应效应。这些结果证明, 冲突观察能够诱发冲突适应机制, 提升当前的操作表现。 相似文献
80.
采用地震后建筑物倒塌,被困人员转运的任务情景,以99名消防指挥系大四学员为被试,研究个体情境意识和团队情境意识的关系,以及社会网络关系中的网络密度和结构洞指标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个体情境意识与团队情境意识不相关,即团队情境意识不是个体情境意识的简单相加;(2)共享情境意识对团队情境意识有负向影响:个体情境意识之间的差异越大,团队情境意识就越高;(3)对于网络密度较大的团队,结构洞对共享情境意识和团队情境意识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4)对于网络密度较小的团队,结构洞对共享情境意识和团队情境意识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