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1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与DNA分型技术,对1063名青少年(初次测评年龄为12.32±0.47岁,50.3%女生)进行间隔2年的追踪调查,考察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同伴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发现,TaqIA多态性与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均对男青少年抑郁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携带A2A2基因型的男生中,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抑郁水平,而在携带A1等位基因的男生中,同伴侵害对抑郁无预测作用。此外,TaqIA多态性与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对女生抑郁均无显著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提示,同伴侵害是一种重要的候选环境指标,与TaqIA多态性交互影响青少年早期抑郁,并且性别在这一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中起到重要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2.
心肌保护基因治疗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心肌保护基因治疗研究的进展与优点,以及存在的安全性、局限性与伦理学方面的问题,并就目前其它领域基因治疗的进展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43.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基因组计划将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并结生物医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是人类的社会性,疾病产生的非生物因素以及社会及伦理的限制都决定了任何生物医学上的成就,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都不能改变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4.
迎接新世纪老龄社会对老年医学的挑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加强衰老机理与延缓衰老的研究是新世纪老年医学与老年生物学重大研究课题。近年来对“衰老基因”、“长寿基因”、氧自由基、细胞凋亡及染色体顶端的端粒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未来的老年医学除继续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外,对未来可能发展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症及糖尿病等,须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新药开发的研究工作。特别强调的是  相似文献   
45.
采用G×E交互作用的研究范式,以295名学前儿童(M=4.49)和其母亲、父亲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母亲和父亲的教养方式与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母亲、父亲教养方式和MAOA基因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预测男孩外化问题行为时,母亲和父亲教养方式的主效应显著,与MAOA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在预测女孩外化问题行为时,父亲教养方式的主效应显著,母亲教养方式与MAOA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显著,显著性区域分析发现,携带T等位基因的女孩更容易受到母亲消极教养的不利影响而产生更多外化问题行为,也更容易受到其积极教养的有利影响而减少外化问题行为,这一结果支持差别易感性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46.
台湾目前的基因科技发展存在着瓶颈和危机。在日前台湾举办的《基因治疗与临床试验-务实取向的共识凝聚研讨会》上,与会者提出了制约台湾目前基因研究的十大瓶颈,以及面对困境的十项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7.
Eighty percent of (commerci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seeds (GES) are designed only to resist herbicides. Letting farmers use more chemicals, they cut labor costs. But developing nations say GES cause food shortages, unemployment, resistant weeds, and extinction of native cultivars when “volunteers” drift nearby. While GES patents are reasonable, this paper argues many patent policies are not. The paper surveys GE technology, outlines John Locke’s classic account of property rights, and argues that current patent policies must be revised to take account of Lockean ethical constraints. After answering a key objection, it provides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ing its ethical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48.
ABSTRACT— We ( Fox et al., 2005 ) recently described a gen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volving child temperament and maternal social support, finding heightened behavioral inhibition in children homozygous or heterozygous for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5HTTLPR) gene short allele whose mothers reported low social support. Here, we propose a model, Plasticity for Affective Neurocircuitry, that describes the manner in which genetic disposition and environmental circumstances may interact. Children with a persistently fearful temperament (and the 5HTTLPR short allele) are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caregiving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reat is highlighted. This in turn will exacerbate an attention bias that alters critical affective neurocircuitry to threat and enhances and maintains anxious behavior in the child.  相似文献   
49.
CRISPR germline editing therapies (CGETs) hold unprecedented potential to eradicate hereditary disorders. However, the prospect of altering the human germline has sparked a debate over the safety, efficacy, and morality of CGETs, triggering a funding moratorium by the NIH.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practical path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se capabilities. We propose a model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CGET research, 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ur model takes advantage of existing legal and regulatory institutions but adds elevated scrutiny at each stage of CGET development to accommodate the unique technical and ethical challenges posed by germline editing.  相似文献   
50.
诸多研究显示母亲积极教养能够促进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但是迄今对其内在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基因-环境-内表型-行为”模型, 采用问卷法和DNA分型技术, 对1082名青少年(初测年龄为12.32 ± 0.48岁, 50.3%女生)及其母亲进行为期2年的追踪研究, 考察共情在母亲积极教养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以及OXTR基因rs53576多态性对该中介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认知共情(观点采择)在母亲积极教养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而情绪共情(移情关心)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2) OXTR基因对积极教养与亲社会行为间直接路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3) OXTR基因能够调节“母亲积极教养-认知共情-亲社会行为”中介机制的前半路径, 并且显现出一种超显性的基因效应。在携带GG和AA基因型的青少年中, 母亲积极教养显著正向预测认知共情, 进而增加了其亲社会行为, 而在携带AG杂合子基因型的青少年中, 这一中介效应则不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催产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共情能力和家庭教养等方面阐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及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