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9篇
  5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不同沟通方式下群体决策信息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80名被试组成45个四人群体.完成模拟人事选拔的问题解决型任务,通过对群体决策过程的信息提取数量和提取次序的分析,考察不同的沟通方式和信息分享程度对群体决策信息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沟通方式下,决策成员的讨论前偏好对最终决策的影响很大。(2)在不同的沟通方式下,分享程度不同的信息在决策过程中的提取具有差异,体现了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22.
Entrepreneurial intuition is the affectively charged 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business venturing opportunity arising as a result of involuntary, rapid, non-conscious, associative processing. This article integrates theories of dual-processing and models of the business venturing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evalu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a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intuition, which links intuitive expertise, cognitive style, somatic state, and the affect heuristic with System 2 interventions and the contingencies of the decision environment. Six research propositions are offered with suggestions for how they can be teste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entrepreneurial intuition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unfolding of a research agenda relating to this important but under-theorized and under-researched construct in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23.
道德直觉背景下的道德决策: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方平  姜媛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4):573-579
以往对道德直觉的研究表明了情绪因素在道德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者提出道德决策中存在有意识认知和无意识情绪两种加工过程, 二者之间不能够完全分离与孤立。针对这种认知—情绪过程解释、经典电车和人行桥困境中的道德判断差异等问题, 近年来大量研究通过对道德行为者和道德判断者自身原因、道德情境等主客观因素的深入考察, 试图从不同角度来揭示认知—情绪过程解释的合理性及道德决策差异背后的其他原因, 形成了道德直觉背景下相关领域诸多新的关注点。未来研究有必要针对道德决策研究的方法学、情境的扩展及认知—情感系统内部交互等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4.

通过急诊医学的实践,借助博弈论方法分析了急诊医学中实施医患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的现状,为急诊医学中实施SDM提供参考意见。分析发现,在急诊医疗决策中存在“公地悲剧”“蜈蚣博弈”“博傻理论”等博弈现象。急诊医学中的信息技术滞后、医患对SDM的认知不足、医患信任等因素是影响SDM在急诊医学中实施的重要博弈因素。通过推动急诊医学的信息化建设、SDM理念的普及和技能培训,借助博弈论的方法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升互联网作为健康宣传和健康教育的工具作用,有利于SDM在急诊医学的应用推广,从而促进急诊医学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5.
现代医疗尚无法治愈所有晚期癌症。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较大差距,挑战晚期癌症治疗的临床决策。WHO强调为防止资源滥用,应确保抗癌治疗只用于可获益阶段。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决策,除遵循规矩原则和循证医学证据原则外,还应该遵循尊重患者意愿、社会公平的美德原则。大多数癌症患者需要接受姑息治疗。姑息治疗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既简便又经济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26.
采用简化版儿童赌博任务,其中操纵了奖励和惩罚的强度,探察两种亚型(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ADHD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同时采集儿童在任务中的皮肤电活动以探析ADHD儿童在情感决策中的生理机制。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奖惩强度下,ADHD儿童情感决策模式不同,在即刻奖励条件下,ADHD儿童情感决策的能力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倾向于不利选择,所产生的预测性皮电振幅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即刻惩罚条件下,ADHD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未见异常。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表现模式相似。上述结果证明,ADHD儿童仅存在对奖励的异常敏感性,并确实影响了其决策能力,而其回避惩罚的能力正常。两种亚型ADHD儿童存在的问题相似  相似文献   
27.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in addition to individual level decision-making, informed consent procedures could be used in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too. One of the main criticisms directed at this suggestion concerns decision-making power. It is maintained that consent is a veto power concept and that, as such, it is not appropriate for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examines this objection to collective informed consent. It argues that veto power informed consent can have some uses in the collective level and that when it is not appropriate the decision power a concerned party ought to have in connection with an arrangement should be made relative to the interest she has at stake in it. It concludes that the objection examined does not undermine collective informed consent.
Jukka VareliusEmail:
  相似文献   
28.
理性认知能力与社会偏好存在紧密的关联。文章简要回顾了经济决策理论从理性模型到有限理性模型和社会偏好模型的发展进程,论述了人们理性的局限性及其根源,并进一步探讨理性认知能力与社会偏好的关系。对人类以及灵长目动物的研究显示,有限理性可能是由根源于演化的适应性机制所导致。人类不公平厌恶的起源、个体公平能力的发展规律和表征公平的大脑结构上的证据表明,理性认知能力能让人更好地抑制自私性,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  相似文献   
29.
共有消费是多位消费者共同参与并承担开销的一种常见的消费活动。本研究基于风险转移理论, 探究了消费情境(单独消费vs.共有消费)对不熟悉产品偏好的作用机理及边界条件。通过5个实验, 结果发现:相比于单独消费情境下的消费者, 在共有消费情境下的消费者更愿意尝试不熟悉的产品。原因在于共有消费情境会转移消费风险, 使得消费者对不熟悉产品的感知风险降低。但是该效应仅发生于产品风险较低的产品。同时, 当共有消费群体的关系较为疏远时, 该效应会消失甚至逆转。  相似文献   
30.
拖延是指尽管预见到拖延会带来不利后果, 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任务。研究表明, 不同文化背景下有15%~20%的成年人存在慢性拖延, 超过70%的学生承认自己存在学业拖延, 部分学生还会形成特质性拖延。严重的拖延不仅影响人们的学业、工作和生活, 甚至还会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产生的核心机制、形成的关键期以及发展认知神经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本项目拟从拖延的时间决策理论出发, 首先系统探明拖延决策的核心机制, 尤其是远期价值评估、延迟折扣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在拖延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机制和神经基础; 其次结合行为-环境变量-脑的多模态数据, 从发展角度探究拖延形成的关键期(敏感期)、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认知神经机制; 最后从行为干预和脑的可塑性角度出发, 试图制定各关键年龄阶段拖延预防与干预的临床方案。本研究的开展对于把握拖延形成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对于拖延行为的预防和干预也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