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4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11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11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以59家科技型创业企业368名知识员工为被试,从新型员工—组织关系模式下个体认知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真实创新预览与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的关系,以及知识员工之企业可雇佣性责任感的中介作用。PLSSEM分析结果表明:(1)企业真实创新预览对知识员工的企业可雇佣性责任感各维度、可雇佣型建言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员工的企业可雇佣性责任感各维度中,基于角色内胜任力提高、基于角色外能力提升2个维度对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企业真实创新预览与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基于个人生涯发展维度对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的影响不显著,其在企业真实创新预览与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之间也不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2.
随机选取某市三所普通中小学四、六、八、十年级的755名青少年为被试,使用自评和他评问卷探讨家庭亲密度、家庭道德情绪和责任感与青少年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青少年家庭亲密度、责任感与学校适应问题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家庭亲密度和责任感高于男生,外化和学业问题少于男生;家庭亲密度、道德情绪和责任感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2)家庭亲密度正向预测道德情绪和责任感,直接和间接负向预测青少年学校适应问题。(3)责任感负向预测学校适应问题,并在家庭亲密度和学校适应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各指标的拟合效果较好。家庭亲密度、责任感是学校适应问题的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3.
选取《科学创造力量表》筛选出高、低科学创造力个体各20名,通过完成经典Stroop色字干扰抑制任务,探讨高、低科学创造力的个体抑制机制的差异。结果发现:在Stroop色字任务上,无论是高科学创造力组还是低科学创造力组,都出现了Stroop干扰效应,但低科学创造力组的Stroop效应更明显;高科学创造力组在字色不一致条件下的错误率显著低于低科学创造力组,但是两组被试在Stroop任务反应时上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提示高科学创造力个体的认知抑制能力强于低科学创造力个体。 相似文献
184.
分析了生物医学模式没有转型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原因。认为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医学发展模式研究,应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改善人的生存、生活环境等相关条件,纳入视野之中,这正表现出生态医学模式的价值基础与科学发展观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以生态医学模式引领未来医学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85.
已有研究发现决策者在为自己与不同他人决策时,其风险偏好存在差异。但是当对后果严重性不同的事件进行决策时,上述结果也并不总是如此。为了探究在人身安全情境中决策者面对后果严重程度不同的任务时,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差异,实验一采用人际亲密度和决策所带来消极结果的严重程度分别操纵心理距离与后果严重性,结果发现决策者在后果严重任务中的决策比后果不严重任务更保守,为自己和为陌生人决策均比为最好朋友决策更冒险。这可能是由于决策者知觉到的决策责任不同所致。因此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实验二引入决策责任这一变量,考察其在心理距离对风险决策影响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证明了我们的假设。 相似文献
186.
Jonathan Marks 《Zygon》2019,54(1):246-251
Ideas about biology, race, and theology were bound up together in nineteenth‐century scholarship, although they are rarely, if ever, considered together today. Nevertheless, the new genealogical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life arose alongs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Bible, and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people. They connected with one another in subtle ways, and modern scholarly boundaries do not map well on to nineteenth‐century scholarship. 相似文献
187.
188.
总结了28年共2453篇有关小儿肾小球疾病治疗的文献,发现其发展规律符合科学的发展观药物的选择趋向于疗效肯定而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药物疗效的评价日趋合理,药物作用机制从系统、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各学科间的合作与联系增加。 相似文献
189.
190.
Fatima Agha Al‐Hayani 《Zygon》2005,40(3):565-576
Abstract. Many question whether Islam and science can be compatible. In the first six hundred years of Islam, Muslims addressed all fields of knowledge available to them with unprecedented zeal and contributed immensely to the knowledge that became the precursor of the Renaissance in Europe. The Tatar invasion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and the total destruction of Baghdad, the Muslim capital of knowledge and science, followed by the crusades, the ensuing hostility between East and West, and Western colonialism of Muslim countries led to a distrust of all knowledge emanating from the West. Such distrust closed the doors to ijtihad, a dynamic method in Islamic jurisprudence for addressing change, new demands, and new acquired knowledge, even though the Qur'an challenges Muslims to think, contemplate, understand, comprehend, and examine everything around them—tasks that bring humankind closer to God as they find methods to apply God's laws of justice and equity to the benefit of all humankind. Islam is the religion of yusr (ease) and not ‘usr (hardship).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was for human benefit and use. Innovation for such beneficial use and application is a mus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