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9篇
  919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研究对“医患共同体”这一颇具可能性的命题进行分析,指出其成立的基础之一是对医患双方“分裂”处境的认知与承认,通过以对医患平等的探讨为起点,提出应将医、患双方知识/权力上的优劣转化为差异的能动性,在促进共同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在理论及实践的医患共同体。目前可能的临床实践包括鼓励医护讲述成为患者的真实体验,鼓励包括叙事医学在内的促进平等共情的实践以及赋能患者、使其具备更强能力参与医疗共同决策的实践等。

  相似文献   
162.

基于“医−患−机”分析框架,医疗机器人的不断发展面临主体资质复杂、责任认定困难等责任伦理风险,医患关系重构、医患信任危机等医患伦理风险,数据质量与数据隐私等数据伦理风险,算法安全与算法偏见等算法伦理风险以及医疗资源分配正义风险。医疗机器人的伦理治理要以医学伦理和机器人伦理准则为依据,建立多元伦理治理体制,推动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探索自愿型、调节型与管制型等伦理治理工具的组合运用,加快医疗机器人伦理治理的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3.
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责任归因对事件原因和责任归属进行推断是民众心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民众心理需要来看,突发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感驱使个体寻找事件的解释来实现认知闭合,控制感的不足则会让个体更加强调外部世界的秩序性,这两种需要也是事件中阴谋论传播和替罪羊效应的心理基础。相应地,在事件中负有责任的组织主体,也应当基于民众的心理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来重塑组织形象和民众的信任,避免责任规避带来的负面效应。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从心理学视角补充整合性的实证证据,对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进行区分,关注责任归因与其他社会心理学变量之间的联系,以及探索适合中国社会的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4.

海德格尔与列维纳斯都“直面”死亡问题,并对死亡的本性、自我与死亡的关系以及他人之死与自我的关系等问题做出充分回应。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始终“悬临”于此在生存之中的向终结存在的方式,死亡构成了此在最为本己的整体能在,并展现为主体“我-能”的意向性结构。列维纳斯却要打破生存论上的死亡“悬临”,消解主体的“我-能”,并将“向来属我”的死亡孤独转换为伦理学上“异质属他”的死亡责任,由此,死亡不再是此在为自身存在负责的方式而是为“他者”担负责任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5.

罕见病患者的道德、法律、经济与文化权利都无法得到应有保障。这与传统道德以亲疏远近来决定责任的承担顺序有关。在这种道德模式下,各个责任主体对罕见病患者的有效支持不足。罗伯特·E·古丁的弱势原理提供了一个全新审视伦理责任的维度,指出责任源于弱势,责任效力与责任对象依赖责任主体的程度密切相关。从不同维度看,罕见病患者都属于弱势群体,因而可运用此原理,将其权利保障的责任分配于不同责任主体,并以责任效力的高低顺序,重构以政府、医护方、企业、社会组织、媒体与大众、家庭对罕见病患者的伦理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66.
自动驾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现代交通问题并提升驾驶舒适度。有条件自动驾驶下,驾驶员可执行非驾驶相关任务但需要在系统无法处理的状况下接管车辆。在这一关键过程中,驾驶员需要进行注意转换并获得情境意识以成功接管。已有研究表明,接管请求、非驾驶相关任务、驾驶情景及驾驶员因素是影响接管过程重要因素。未来可从认知机制角度研究各因素对接管过程产生的影响,以及探究接管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7.
近年来,“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RRI)成为科技伦理和科技政策研究的风行概念。把RRI理念引入到医学科研治理实践,提出要扩展伦理责任范围,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把预测、评估、伦理反思纳入到医学科研的全过程,建立科研信息和公众意见之间的双向反馈和动态响应机制,加强政策和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和社会参与性,促进医学研究者与社会公众间伙伴关系的形成,包容性的协商过程实现协作共赢。  相似文献   
168.
    
This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 dialogue between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other minds and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ical theories. It first explores the idea, inspired by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the mirror neuron mechanism, that a direct exchange of experience may occur between the observer and the observed. Next, it analyz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 Zhuangzi and Confucian thinkers reflected on the problem of other minds, which are quite similar to the idea inspired by the latest research on mirror neurons. In these thinkers’ views, knowledge of other minds is the result of mental activity and what it provides is, to a large extent, something related not to epistemology but rather to a situ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other mi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theory.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is solution takes two aspects, humans’ innate nature and human experience, into consideration simultaneously. In terms of humans’ innate nature, the body of a human being is a body that represents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and it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the natural world,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perception of other minds. In terms of human experience, human beings have such actual needs as emotions, pursuits, and desires, and their behaviors need to conform to certain norms. It is in a body of this kind that the mind of human beings can be formed and enjoy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Effectiv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an thus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69.
解释水平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研究领域。本研究以解释水平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情境问卷调查方法,通过5个实验探讨个体赠送与接受礼物时是否存在性别和角色偏好的不对称性。结果发现,一般情境下,受性别因素影响,男生偏好赠送和接受工具性礼物,女生偏好赠送和接受表达性礼物。但随着心理距离(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的拉近,个体的解释水平降低,更关心他人的喜好和需求,赠送者会更基于接收者的偏好进行礼物选择。  相似文献   
170.
情绪觉察作为情绪智力的重要基础,指的是识别与描述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为系统考察情绪觉察的研究现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回顾以往研究,即先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定量分析该领域研究的概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的具体内容从概念界定、测量工具、神经基础、相关因素和干预研究五个方面作进一步系统梳理。最后,对以往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