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34篇
  187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Epistemology — the study of knowledge — is a philosophical discipline with close ties to psychiatry. When epistemologists address specific questions about how knowledge is actually realized by human beings, their philosophy must be informed by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sort psychiatrists now take up in a variety of forms. As this paper describes, psychiatrists can likewise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psychology through a deeper appreciation of philosophical analysis in epistemology.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a unifying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e experience from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psychiatry — (1) the conceptual schemas of cognitive psychiatry, (2) the mental structures of psychoanalytic psychiatry, (3) the categorical forms of existential psychiatry, and (4) the neural pathway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 — can all be applied productively to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epistemology. By establishing a broa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this new view of epistemology is developed within the idiom of each psychiatric approach. In addressing themselves to a unitary problem, these diverse psychiatric approaches are themselves revealed, not as competing points of view, but as complementary views of a single subject. The result is a new epistemology that can not only bring the insights of psychiatry to philosophy, but can also contribute to the care of patients when psychiatrists bring this broader view to their clinical work.  相似文献   
32.
保持手卫生是感染防控的重要策略,但是如何提高其依从性成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和减少医疗机构获得性感染的一大挑战。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手卫生助推干预以更“隐性”的方式将洗手转变为一种可自动触发的行为习惯,弥补了以知识分享和健康宣教为主的传统手卫生干预策略的诸多局限性。基于影响机制的不同,手卫生助推干预策略可分为提供决策信息、优化决策选项、影响决策结构、提醒决策方向4个大类的框架体系。多模式助推策略的有效性也已在实践中得到印证,但目前还非常缺乏在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下开展的助推洗手行为的干预研究,今后可尝试基于行为科学理论有针对性地在医院、学校和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此类干预研究和实践,为感染防控、疾病预防和改善公共健康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33.

通过梳理20世纪初期美国护士助产士出现的历史过程,分析其出现的推动因素。母婴高死亡率问题引发了产科医生与护士对于分娩的不同理解,并且分别在医院与家庭中开展助产实践。护士助产士融合了护理与助产实践,并与医生建立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护士助产士良好地平衡了医生与护士之间的观念分歧,并且推动了护理专业范围的拓展。护士助产士的出现带来了对分娩观念的理性思辨,护士助产士的实践模式为未来中国发展助产士、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4.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人类面对的疾病威胁日趋严重的背景之下,为应对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公共卫生伦理学的探讨变得愈加必要。但如何定义“公共卫生”尚存在较多争议。旨在阐述对“公共卫生”的宽泛定义及意义,并对宽泛定义“公共卫生”所招致的三种主要批判进行分析与回应,进一步挖掘其伦理内涵与现实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对“公共卫生”持宽泛界定时值得注意并需要在未来努力解决的问题,为后疫情时代的公共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5.

基于“供给−需求−环境”分析模型,对中国2013年~2022年出台的242份农村公共卫生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地区差异明显,东部、中部地区较东北部、西部地区的相关政策更多;从模型看制定供给端政策最多,需求端次之,环境端最少。从公共伦理学视角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农村公共卫生政策的公平正义有待提高、农村居民的公共利益应得到更充分维护、政策制定要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要求等政策建议,以不断完善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政策、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6.

公立医院“法人化”及“法人治理”改革由来已久,但其政策落实缓慢且效果较差。学界对法人化与法人治理中的“法人”之概念、理论与制度的误解可能是其背后的原因之一—将获得独立法人地位作为提升公立医院自主权和实现公立医院去行政化的路径,但传统的法人理论并不能实现这一目的。基于此误解,阐明以“人格”为核心的法人概念并认为法人不必然需要自治。在此基础上,从行政法学视角分析了公立医院作为法人的法理依据,认为公立医院应是行政主体而非民事主体,进而认为公立医院得以借助法人理论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法人。

  相似文献   
37.

分析我国城市一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老年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政策的内外部特征,为后续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利益相关者、政策力度三维政策分析框架,对相关政策进行多维分类分析。得出相关政策发文量呈波动增长趋势;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供给型政策工具内部结构配置失衡,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匮乏;对不同政策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度存在差异;政策顶层设计欠缺,整体政策效力不高。建议优化政策工具使用,平衡各利益相关方需求,完善政策体系内容。

  相似文献   
38.
生命教育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在现阶段由于实践上的片面强调以及理论上的粗浅阐释,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仍是处在一个有待深化与拓展的层次。而从哲学的视野开拓对生命教育的认知,进而从中西方哲学会通的视野深化这一认知并挖掘其思想传统与相互的共鸣之处,则是对这一现状的积极回应。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必要性,也有助于深化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与提升对生命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39.
基于美国对补充与替代医学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 的政策性文件, 结合美国亚马逊公司旗下产品"亚马逊 (美国) "的CAM图书的种类分布和销量情况, 以及美国公民使用CAM疗法的调查数据, 梳理了美国CAM体系变迁及公众影响力。美国政府对CAM的政策及体系界定经历了数次变迁。中医等传统医学及部分疗法在CAM体系内的归类发生过变化。部分CAM疗法被吸纳入美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CAM在美国公众中有着巨大影响力。中医在美国的公众影响力主要在于针灸疗法, 且影响力在CAM疗法中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40.
新医改方案明确强调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并提出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改革必须确保和强化其公益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我国公立医院理事会型治理模式的基本框架,以期得出有助于推进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结论及建议。分析了公立医院内部治理的核心,即建立权力、责任与利益相互制衡的机制;以及独立理事制度、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等公益性的外部保障。构建公立医院理事会型治理模式必须完善医院内外部治理结构与机制,同时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