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1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75篇
  4619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607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19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2020年初,在我国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重大疫情,医生是战“疫”的重要角色,也是最受关注的职业群体。这次疫情是否改变了以往因医患矛盾而引发的大众对医生的道德判断?本研究采用徐科朋(2019)编制的道德判断材料,以非医护专业大学生为被试,用实验法分别比较了疫情前和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道德和不道德行为的判断。结果发现:(1)疫情前大学生对医生在公平行为上的赞扬程度显著高于疫情中,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在关爱、忠诚、权威行为上,赞扬程度显著高于疫情前。(2)在整体不道德行为上,疫情中大学生均对医生的评价比对照组严格。疫情前大学生对医生在背叛、颠覆行为上的评价要比对照组宽松。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在伤害、背叛、堕落行为上的评价要比对照组严格。(3)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在整体不道德行为和各维度不道德行为上的评价较疫情前均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962.
段蕾  莫书亮  范翠英  刘华山 《心理学报》2012,44(12):1607-1617
考察青少年儿童和成人在道德判断中利用心理状态和事件因果关系信息的差异,并验证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以道德判断中“行为坏的”程度和“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作为判断问题类型,共有10~11岁和13~15岁的青少年儿童及大学生各120名,完成道德判断测试任务.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道德判断问题类型下,事件中他人愿望和信念、因果关系信息的作用模式是不同的,支持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10~11岁儿童和13~15岁青少年在判断行为坏的程度时,利用心理状态信息和因果关系信息与成人类似.在判断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时,10~11岁儿童更注重行为结果,并且不能综合应用心理状态信息和事件的因果关系信息.13~15岁青少年的道德判断中心理状态信息和事件因果关系信息的作用与成人的情况类似,但在进行应担负的道德责任程度判断时,还不能融合信念与因果关系信息进行道德判断.研究结果为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提供了支持,而且表明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利用心理状态和因果关系信息进行道德判断存在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63.
曾守锤 《心理科学》2011,34(3):631-635
对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状况以及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在压力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中是否起调节作用进行了探索。给334名流动儿童和237名城市儿童及其家长施测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CBCL)。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层次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在压力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表明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4.
鉴于自杀问题本身的极端复杂性及其深远的负面影响,从元认知、强迫信念、内在狂妄以及选择人生不能4个角度尝试对自杀风险因素进行了探析,并从近端救治需关注早发现及对方痛苦被看见,远端防控应强调生命体验的重要性,外围工作应加强对死者亲人的抚慰3个方面对自杀防控进行了探究,以期对自杀危机干预提供一些新思路。此外,倡导教育在生命意义救治方面应担负更大职责且一刻不能或缺。关注个体的心理因素,同时重视人的社会属性,综合施策、多方努力,自杀问题定会得到更好解决。  相似文献   
965.
新医改方案明确强调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并提出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改革必须确保和强化其公益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我国公立医院理事会型治理模式的基本框架,以期得出有助于推进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结论及建议。分析了公立医院内部治理的核心,即建立权力、责任与利益相互制衡的机制;以及独立理事制度、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等公益性的外部保障。构建公立医院理事会型治理模式必须完善医院内外部治理结构与机制,同时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配套。  相似文献   
966.
当前艾滋病获取患者信息中,存在公私观念上的摩擦、相关规定与环节存在疏漏、对信息弱势群体关照不足的伦理难题。问题背后包含着患者为了公共健康的伦理目的却又失去伦理关系的风险,“失德”名声带来的耻感与歧视,遵守政策规范却缺少应有的尊重与保护等矛盾。问题的解决需要在文化背景和利益关系下思量个人身心秩序与社会整体秩序间如何权衡,结合历史、理论与现实维度提出路径。“信”的建立是关键所在,包括公共卫生部门公信力的树立和相应制度措施建设,同时在信息活动中需要给“私”以合理地位,并注重艾滋病治疗相关医学信息的宣传。  相似文献   
967.
本研究主要探讨听障儿童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各层面的关系,以及情绪理解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采用错误信念理解和谎言理解来探讨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各层面的关系。实验2增加了情绪理解任务,并探讨情绪理解在错误信念理解和谎言理解之间关系的机制。结果发现:(1)听障儿童他人错误信念理解、真假信息辨别、谎言意图理解的正确率显著不如典型发展儿童,且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越好,越容易进行真假信息辨别和谎言意图理解;(2)典型发展儿童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越准确,谎言意图理解越好;(3)当听障儿童情绪理解得分较高时,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行为判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典型发展儿童情绪理解得分较高时,自我错误信念理解对真假信息辨别有正向预测作用,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行为判断、真假信息辨别有正向预测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不仅表明听障儿童他人错误信念理解对谎言理解具有解释作用,而且表明高情绪理解在谎言理解中有促进作用以及表明高情绪理解在对错误信念理解与谎言理解中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68.
Conjunctive item response models are introduced such that (a) sufficient statistics for latent traits are not necessarily additive in item scores; (b) items are not necessarily locally independent; and (c) existing compensatory (additive) item response models including the binomial, Rasch, logistic, and general locally independent model are special cases. Simple estimates and hypothesis tests for conjunctive models are introduced and evaluated as well. Conjunctive models are also identified with cognitive models that assume the existence of several individually necessary component processes for a global abil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conjunctive models and methods may show promise for constructing improved tests and uncovering conjunctive cognitive structure. It is also concluded that conjunctive item response theory may help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cal dependence, multidimensionality, and item response function form.I appreciate the many helpful suggestions that were given by the reviewers and Ivo Molenaar.  相似文献   
969.
脑外伤患者内隐记忆康复护理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脑外伤患者在高强度练习和准确反馈条件下,内隐学习知识效应和底层规则迁移易化能力。结果发现:①脑外伤患者在汉字整体偏好深加工的非显著特征学习与对照组一样有效;在笔划浅加工的显著特征学习,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自由回忆和再认的重复测验中,患者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②脑外伤患者学习记忆具有整体性、直观性、模糊抽象性、无意识性等特点。③脑外伤患者存在着内隐学习知识效应和内隐知识学习效应,且随着训练强化和训练方法的改进,有增强和外显记忆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0.
Kaneko  Mamoru  Nagashima  Takashi 《Studia Logica》1997,58(2):273-303
This paper provides a Genzten style formulation of the game logic framework GLm (0 m ), and proves the cut-elimination theorem for GLm. As its application, we prove the term existence theorem for GL used in Part 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