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4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292篇
  279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娟  王鹏  王晓田  孙倩  刘永芳 《心理学报》2020,52(5):633-644
以福利权衡率(WTR)为利他程度的指标,通过3个实验逐步深入地考察了得失情境下他人参照点及心理距离对自我-他人利益权衡的影响。实验1的结果表明,得失情境并未改变被试的WTR。实验2引入他人底线、现状和目标三个参照点变量,发现被试获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损失情境,且WTR从高到低依次为他人临近底线、目标和现状;他人临近底线时,被试在获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损失情境,而他人临近现状和目标时,个体在得失情境下的WTR无显著差异。实验3进一步引入心理距离变量,发现心理距离较近他人的WTR高于较远他人,且与得失情境和参照点发生了复杂的交互效应,得失情境的主效应消失了,但总体上并未改变实验2发现的参照点效应。这些结果对于更深入地理解得失不对称效应、三参照点理论及社会折扣和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研究的相关发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2.
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本研究探讨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大小.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探讨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压力影响因素的构成.实验2进一步探讨了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压力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得到了不同样本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应用催生了"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这一领域。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降低漏诊率并提高诊断效率,这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普查及预警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者基于在线行为数据、便携式设备数据等开展主要以数据驱动为导向的探索研究,旨在实现更高的预测准确率,但是测评结果的可解释性等指标尚不够理想。未来的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需要强调心理学领域知识和经验的深度介入,提高测评的针对性和精细化程度,加强信效度检验,这对于智能化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4.
初级军官心理选拔的预测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建立院校学员胜任特征及初级军官评价模型,探讨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检测系统的预测性。方法:某军校340名男性本科学员入校时完成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检测,毕业前进行院校胜任特征评价,对162名学员毕业后1~5年进行部队工作表现追踪评价。结果:中国MBTI-G人格类型测验对院校学员管理能力、影响力、约束力、口头表达、军人气质、人际关系等有较好的预测性,预测符合率72.13%;中国军人明尼苏达个性调查表6项精神障碍维度对情绪稳定性有较好的预测,预测符合率71.90%;院校学员一般能力倾向测验对学业成绩、文字表达、口头表达、人际关系和决策能力等胜任特征也有一定的预测性,预测符合率66.70%;三项测验院校胜任特征总预测符合率达81.70%,部队胜任特征总预测符合率76~87%。结论:为我军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提供了实用工具,为提高心理选拔预测准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石国兴  王紫微 《心理科学》2013,36(1):235-239
心理和谐是心理要素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它由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事心理和谐、人际心理和谐和身心和谐四个子系统组成,其内涵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范畴。心理和谐和心理健康、自我和谐、主观幸福感既有显著区别,又存在密切关系。对心理和谐的内涵及其同邻近概念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辨析,有助于深化心理和谐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6.
The practice of daily prayers in Islam and how observances such as Ramadan fall each year follow specific solar or lunar calendars different from the Gregorian calendar of UK work places. Identifying the time for daily prayers and finding a place to practise is a skilled activity requiring ways to ascertain the correct (and changing) time and a place in which prayer can take place. In the absence of traditional mediation such as the call to prayer broadcast from a local mosque, new, often technologically innovative, approaches are being adopted.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of how Muslims practise and negotiate the difficulties of performing daily prayers in a UK university. Though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is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daily prayers, it is but one part of a complex practice which often involves multiple technologies and multiple ways of working.  相似文献   
27.
梁建 《心理学报》2014,46(2):252-264
近年来, 研究者就如何激发员工公开讲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其中, 道德领导对员工建言的效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的关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调节-中介模型以探讨道德领导影响员工建言的中介心理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本文分别提出两种不同的中介变量-- 责任知觉和心理安全感-- 来解释道德领导与员工建言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本研究进一步假设权力距离会正向调节变量之间的间接关系。通过对某一零售企业239名员工的两阶段调查, 我们对以上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 结果总体上支持了本研究的理论预期。本研究的发现有利于我们了解道德领导影响建言行为的心理机制, 指导管理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以期有效地管理企业中的员工建言行为。  相似文献   
28.
隋杨  王辉  岳旖旎  Fred Luthans 《心理学报》2012,44(9):1217-1230
通过对国内一家企业共785位员工及其直接主管的问卷调查, 考察了下属心理资本在变革型领导与下属工作绩效及满意度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程序公平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下属的心理资本与其工作绩效和满意度正向相关; 2)下属的心理资本部分中介了变革型领导对下属工作绩效及满意度的正向关系; 3) 下属的程序公平调节了变革型领导对下属心理资本的影响。具体而言, 下属的程序公平感越高, 变革型领导与下属心理资本的正向关系越强, 反之越弱; 4) 进一步地, 程序公平调节了下属心理资本对变革型领导-工作绩效和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即:程序公平感越高, 变革型领导通过心理资本对下属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所产生的作用就越强, 反之越弱。最后讨论了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以日常生活世界为分析视角,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深描曾患精神障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实践,发现他们要面对生活的失序,包括带病生活日常化、家庭系统受损和社会失能与污名等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困境叠加,揭示了对精神障碍群体的排斥从制度文化延伸到了日常生活。同时,精神障碍青少年通过个体的韧性坚持、家庭关怀保护、社会链接赋能等策略“正常化”生命历程,实现主体性重塑。最后提出利用自我决定、社会关系协调等优势视角帮助青少年精神障碍者重整日常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30.

基于对10名疫情期间曾支援前线的医护工作者的深度访谈,并结合对网络平台相关文本的内容分析,旨在透过新家庭主义视角,致力于探讨医护人员在面对家庭与国家二者关系时的矛盾与张力,呈现其支援实践中形成家国平衡的文化与社会逻辑,从而探究其做出“舍小家、为大家”的支援实践的行为机制和合理性基础。研究认为,医护人员支援实践的抉择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在医护人员进行综合考量下的结果。这一权衡过程主要体现为国家在场的驱动与感召、家庭弥散渗透下的调适和个人个体主义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