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3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42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86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91.
Our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nd outcomes related to health and well‐being for Pacific adults in New Zealand. We examined personal and group discrimination from the 2013 wave of the New Zealand Attitudes and Values Study (n = 429 women and 196 men). Personal discrimin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er health and well‐being outcomes (high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lower self‐esteem,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health, satisfaction with life and personal well‐being). Group discrimination, in contrast,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er well‐being but not health outcomes (lower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health and personal well‐being). These findings corroborate previous research and highlight the corrosive effect of discrimination towards health and well‐being among Pacific communities in New Zealand.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心理健康服务的文化胜任力随着欧美对多元文化群体的重视而逐渐发展起来。该领域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及相应的实践策略。内容取向关注静态的、结构化的文化胜任力; 过程取向则关注动态的、非结构化的文化胜任力。两种取向的异同体现了文化胜任力的研究和实践中对文化特异性和普遍性因素的平衡。在此基础上, 本文最后讨论了如何参考国外经验, 立足中国现实问题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大背景, 来发展中国的文化胜任力。  相似文献   
995.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关系着个体和国民的健康和福祉。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参考传统金钱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阶段, 但健康跨期决策具有领域特异性, 沿袭金钱领域理论模型和方法, 导致该领域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健康跨期决策的行为后果是该领域关注重点, 多数研究均报告个体的低时间折扣率、高未来时间取向与其健康保护行为正相关, 与健康风险行为呈负相关。该领域也关注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 如决策对象和决策主体的核心特征等因素。未来研究亟需发展适用于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模型和研究范式, 明确健康行为与跨期决策偏好的关系, 深入探讨健康跨期决策的内在选择机制, 并在健康行为干预和医疗卫生政策应用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96.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隔代教育”已成为“亲代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隔代教育对祖孙两辈人的身心健康均存在“双刃剑”效应。生物进化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为理解隔代教育对孙辈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支持, 角色紧张和角色强化理论可以加深隔代教育对祖辈影响的认识。未来研究应明确隔代教育的定义和类型, 控制边界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综合性研究, 并进一步推进隔代教育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997.
李佳洁  于彤彤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2):2052-2063
在干预国民健康饮食行为方面, 更“隐性”的助推策略因其针对直觉思维系统发挥作用, 比传统的干预政策更具优势。基于助推策略对食物选择决策影响机制的不同, 健康饮食助推策略可构建为提供决策信息、改善决策选项、影响决策结构和提醒决策方向4个大类及9个小类的框架体系。助推策略在实践中仍存在争议, 因而在中国实施时需与传统政策结合使用, 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消费群体特征, 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优势, 助力健康中国。  相似文献   
998.
张严文  刘拓 《心理科学》2020,(5):1103-1110
中国性少数群体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是其最大的压力来源。在性少数压力模型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Bifactor模型探究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对中国性少数(LGB)心理健康的特殊影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金赛量表对649名LGB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Bifactor模型存在部分差异;(2)对于LGB心理健康,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一般因子和拒绝特殊因子具有损害作用,过度保护特殊因子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解释水平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研究领域。本研究以解释水平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情境问卷调查方法,通过5个实验探讨个体赠送与接受礼物时是否存在性别和角色偏好的不对称性。结果发现,一般情境下,受性别因素影响,男生偏好赠送和接受工具性礼物,女生偏好赠送和接受表达性礼物。但随着心理距离(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的拉近,个体的解释水平降低,更关心他人的喜好和需求,赠送者会更基于接收者的偏好进行礼物选择。  相似文献   
1000.
城镇化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而城镇化中的卫生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自身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对重庆市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对全国其他省市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运用文献查询和专家咨询法,对主要卫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基尼系数评价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