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The crux of our encounter with the mind-body problem originates from a predicament on the underlying ontological level—from the category of concepts, it seems that the form for grasping the subjective aspects of the mind is incommensurable with the one for understanding the objective level of the brain. This is reflected in the fact that empirical expression is restricted by language, that psychological events cannot be incorporated into strict laws, and that the subject has a path that, with his own mental state, others cannot share. In order to make progress in cracking the mind-body problem, this paper tries to abandon the assumption that “psychology” and “physics” are mutually exclusive and are incompatible ontological categories. The “mind” and “body” are considered as two interchangeable yet non-coexisting perspectives. Therefore, events in the body are represented as conceptions in the mind, and have an expressive correspondence with one another. Meanwhile, the approach for achieving such correspondence involves the entity itself—the ability of the organism to perform purposeful activities constitutes the source of its internal activities. Through the connection of life categories—or rather, the coupling of living beings and their worlds—the mind and body maintain mechanisms which can be jointly realized.  相似文献   
982.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Danish cross-cultural validity of the Caregiving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CEQ), a new measure of caregiving representation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Low-risk Danish mothers (N = 159) with children aged 1.5–5 years completed the CEQ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measures of parenting stress and child behavior problem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es supported a four-factor model. Analyses showed significant theoretically meaningfu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CEQ scales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measures. The current study adds evidence to the cross-cultural validity of the CEQ.  相似文献   
983.
刘旭  岳鹏飞  白学军 《心理科学》2019,(5):1039-1046
采用提取练习范式,通过操作反应抑制能力和项目竞争强度两个变量,考察相关代价与效益问题(CCB)对大学生提取诱发遗忘(RIF)的影响。实验为2(反应抑制能力:高、低)×2(项目竞争强度:高、低)×3(项目类型:Rp+、Rp-、Nrp)三因素混合设计。结果发现,高反应抑制能力者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产生了RIF,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则未产生;低反应抑制能力者在高、低项目竞争强度下均未产生RIF。这些结果表明,对反应抑制能力正常的大学生而言,需要认知资源的抑制控制加工是RIF的产生机制,且这种抑制性RIF不受CCB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4.
This is a dialogue between a philosopher and a scientist about the scientific explanation of consciousness. What is consciousness? Does it admit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If so, what must a scientific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be like in order to provide us with a satisfying explanation of its explanandum? And what types of entities might such a theory acknowledge as being conscious? Philosopher Owen Flanagan and scientist Giulio Tononi weigh in on these issues during an exchange about the nature and scientific explanation of consciousness.  相似文献   
985.
催产素是一种亲社会激素, 对人类的共情反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主要表现为可以促进情绪识别率, 增强对他人不幸的共情关注, 并弱化自身的个体忧伤水平等。从作用机制上来看, 催产素可能是通过促进具身模仿能力, 弱化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及调节情感表征过程来影响人类的共情反应的。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催产素对不同类型共情反应的影响及其催产素影响共情反应的性别差异问题, 并积极将催产素应用于共情缺陷的临床干预中。  相似文献   
986.
吴莹皓  蒋晶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9):1680-1688
经济学理性人假说判定, 个体对同一个事物的认知和需求不会随事物表征方式以及个体信息处理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同时, 消费者旨在运用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 实现经济效用最大化。然而消费者行为领域的学者对此提出了相反的主张。他们指出, 当个体解读刺激物数量化属性时, 不仅会对用不同数字和单位表征的同一数量判断出现偏差, 还会受到数字启动的影响, 对用不同数字表示的同一商品产生不同的需求, 甚至做出违反经济效用最大化的决策, 产生了数字效应。不同的心理机制对数字效应如何导致消费者非理性行为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 对数字效应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7.
本研究认为,对假装的认识包含理解假装表征、模仿性假装和欺骗性假装。选取了86名3-5岁的学前儿童和122名3-12岁的聋童,考察他们对假装上述内容的认知情况及差异。结果表明:(1)当假装任务中涉及的事物特征不符合儿童经验时,9岁前的聋童和正常学前儿童难以理解假装表征和模仿性假装。反之若符合儿童的经验,大部分3岁正常儿童及7岁聋童就能正确理解上述内容;(2)5岁正常儿童和7岁聋童已能正确理解欺骗性假装,这比他们在同样情境下理解假装的表征和模仿性假装的年龄要迟。(3)聋童理解假装问题要比正常儿童滞后2-4年,但他们正确理解这些问题的年龄起点及达到的程度与正常儿童可能是一致的,而且发展的趋势也是相似的。(4)手语聋童理解假装问题的成绩好于口语聋童,那些父母会手语或父母是聋人的聋童的成绩好于其他聋童。本研究的结论是:低龄正常儿童和聋童还难以真正理解假装表征;聋童对假装的认识比正常儿童滞后2-4年,但发展趋势相似;聋童自身的手语水平及其父母的手语水平是影响他们理解假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8.
李晓明  谭谱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2):2230-2237
个体的决策及偏好常会因信息的表达方式而变, 研究者将这种违背期望效用理论不变性的现象称之为“框架效应”。框架效应体现了人类非理性决策的普遍性, 也为合理利用人类的决策特点以干预其决策行为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总结了框架效应在健康行为、市场营销及环保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着重分析了数量信息的表达技巧, 如风险信息的呈现、数量单位的选择以及图形的物理属性设计, 旨在探讨如何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变化信息呈现方式以实现对人类决策行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89.
李美佳  庄丹琪  彭华茂 《心理学报》2018,50(11):1282-1291
采用2年龄(老年/年轻)×2表面相似性(高/低)×2结构相似性(高/低)三因素混合设计, 考察表面信息和结构信息在基于问题解决范式的类比推理老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老年人的类比推理成绩显著差于年轻人。源问题和靶问题的表面相似性和结构相似性的提高, 会促进个体检索源问题, 并提高推理质量。对于老年人而言, 表面相似性更重要; 对于年轻人而言, 结构相似性更重要。  相似文献   
990.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 视觉背侧通路中的背侧−背侧通路和腹侧−背侧通路分别表征与物体相关的抓握和使用动作, 形成结构性和功能性操作动作表征。这两种操作动作表征在神经基础、激活条件、时间进程, 以及与长时记忆的联系方面都存在差异, 并且共同参与到可操作物体的识别过程中。关于结构性和功能性操作动作表征的研究不仅证明了操作动作信息对于可操作物体识别的重要性, 而且对于深入研究物体如何在大脑中表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