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目标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永进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5,28(5):1096-1099
未来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对未来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或行动倾向)的一种人格特质,其目标不仅架起了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也影响个体的认知与行为,并且不同目标还具有不同的动力作用。但个体如何建构未来目标、确立优势目标等,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公共生活要得到有效而又合理的管理必须运用道德的手段。有的公共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出于提高管理效率或者实现私人目的的考虑,可能会选择不道德的手段。由于不道德的手段会造成严重的道德后果,因此,就有必要对其予以合理控制。这种控制既需要合理的道德观念的支持,又需要刚性的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的配合。  相似文献   
103.
刘庆明  姚本先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149-150,193
隔代抚育中出现了普遍的隔代“亲”现象。本文分别从文化传统(血缘宗亲)、心理需求、社会现实、补偿心理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隔代“亲”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4.
工作中心度的作用及其与领导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作中心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以工作中心度为因变变量(contingent variable)的领导行为的有效性。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33位企业员工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工作中心度高的员工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会有更好的规划;应根据员工不同程度的工作中心度采取不同的领导行为,后者有利于员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05.
袁登华 《心理科学》2004,27(5):1278-1279
本文在了解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概述了目标承诺的涵义、结构、测量、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6.
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蒋京川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04,27(1):168-170
成就目标理论整合了曾经分离的动机研究和认知研究,是社会认知取向在动机领域中的代表性课题。文章对近十年国内外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加深了我们对学习内在机制的理解。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这一领域应改进测量工具、进行重复验证、跨文化研究以及干预研究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7.
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雁飞  凌文辁  朱瑜 《心理科学》2004,27(1):203-206
本研究共调查来自企业的员工539人,探讨了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成就目标定向是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对个体反馈寻求数量、反馈寻求努力起作用的,成就目标定向的各个维度对结果变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8.
已有研究表明目标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被激活并自动地引导行为以达成目标,但该过程是否通过调节心理准备状态实现尚不清楚。本研究考察了无意识目标对个体道德取向的影响。实验1通过语义启动方式激活被试的成就目标,结果发现,与未激活任何目标的被试相比,激活了无意识成就目标的被试更偏向功利主义道德取向。实验2激活被试母亲的概念,结果发现这部分被试比对照组更偏向道义主义道德取向。上述结果表明,自动激活的目标可以影响个体的道德取向,使个体面对道德情境时能做出更合适的行为以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109.
This paper reviews progres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in four areas of research on infant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Work on perception of dynamic events has identified perceptual constraints on perception of object unity and object trajectory continuity that have led to a perceptual account of early development that supplements Nativist accounts. Work on face processing has charted developmental changes that clarify the way innate systems are modified by experience. Research on perception of goal‐directed action and animacy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uncovering the roots of social cognition from 6 months onwards. New methods such as eye tracking and measures of brain activity have done much to confirm and clarify conclusions arising from more conventional looking preference methods. It is likely that future progress in theory and understanding will be made increasingly as a result of triangulation between data arising from conventional and newer method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0.
曹蓉  刘鹏 《心理科学》2011,34(2):332-336
为了回应Locke提出的“目标设置理论仍然需要发展”的观点,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目标设置理论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设置明确且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比设置模糊或一般性目标会使被试产生更高水平的努力,从而提高成绩;设置明确但难度偏低的目标与设置模糊目标的成绩间并无显著性差异;被试对目标的可接受性程度越高,成绩越好;任务难度变量对目标难度与成绩之间的调节效应要通过被试对策略的发掘和使用以及在时间方面给予一定的压力才能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