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6篇
  384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李燕芳  管益杰  陶沙  董奇 《心理科学》2005,28(6):1361-1367
以597个核心家庭的父亲、母亲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母亲守门行为与父子依恋的关系以及父亲教养投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母亲开门行为正向预测父子依恋,母亲关门行为负向预测父子依恋;(2)母亲开门行为通过正向预测父亲教养投入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父子依恋,而母亲关门行为通过负向预测父亲教养投入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父子依恋。研究结果扩展了母亲守门行为的作用效果研究,对家庭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高定国  肖晓云 《心理科学》2005,28(3):619-625
摘要 为了考察预期想象对不同拖延水平个体拖延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一般拖延量表(General Procrastination Scale)选取高拖延被试和低拖延被试,要求被试在进行模拟现实的拖延任务之前分别对任务过程和任务结果进行预期想象,比较不同拖延水平的被试在预期想象作用下拖延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两组被试中,相比于无想象条件下的拖延行为,对任务过程的预期想象增强拖延行为,对任务结果的预期想象削弱拖延行为;(2)对任务不同成分的预期想象所引发的情绪与拖延行为的变化相关显著。这说明情绪和预期想象是影响拖延的重要因素,合理地操纵对任务不同成分的预期想象可以有效干预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53.
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与控制特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楚  刘晓明  张明 《心理学报》2004,36(1):65-70
以有无意义联系的两种中文词对为材料,采用2×3×2混合实验设计,对小学三到五年级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控制水平与学优儿童之间的差异及其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困难儿童在三种元记忆监测判断等级上均显著低于学优儿童。2.学习困难儿童具有元记忆控制能力,但其控制水平相对低于学优儿童。3.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判断和学习时间分配之间存在交互影响。4.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和控制水平存在较为复杂的发展特点。据此得出结论认为,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与控制能力都比学优儿童差,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4.
说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说普通话的129名一岁半至四岁半儿童的口语资料为基础,首次确定了正常发展的普通话儿童在语音习得过程中各年龄段的音位集合、音位习得的先后顺序、及习得过程中典型的语音简化类型。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普通话儿童语音发展水平标准化测试,及对患有语音障碍的儿童的诊断。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中同时体现了各语言共有的“普遍趋势”和普通话独有的语音特征,从而为跨语言语音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进一步发展了儿童语音习得的理论。  相似文献   
55.
听障人群的工作记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障人群听觉通道受损,使用手语交流,提供了独特的切入点来探讨工作记忆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表明,听障人群具备在功能上与正常人的语音环路平行的手语复述机制。通过发声训练,听障人群也可采用语音编码,即语音环路可被通达。听障人群具有与正常人相当的语言工作记忆资源,但是这种资源在具体使用时受视觉通道处理特性的限制。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互补理论,认为手语的使用增强了听障人群非语言的视空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56.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working memory (WM) capacity, lexical access and phonological skills in 19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CI) (5;7-13;4 years of age) attending grades 0-2, 4, 5 and 6 and to compare their performance with 56 children with normal hearing. Their performance was also studied in relation to demographic factor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hildren with CI had visuospatial WM capacities equivalent to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y had lower performance levels on most of the other cognitive te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not found in all grades and a number of children with CI performed within 1 SD of the mean of their respective grade-matched comparison group on most of the cognitive measu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tasks of phonological WM.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the effects of cochlear implants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57.
该文以回忆出一个词表的序列呈现顺序的正确率为指标考察汉语中的词长效应(Word-Length Effect)。实验材料为汉语中不同音节数目的词语。实验结果发现,在纯词表中,存在显著的词长效应。但是在混合词表中(包括长短词交替词表以及随机词表),词长效应会消失。研究结果支持词长效应的基于词表的解释,同时,项目的特异性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This study examined whether training using a nonverbal auditory-visual matching task had a remedial effect on reading skills in developmental dyslexia. The pretest/post-test design was used with Swedish children ( N = 41), between the ages of 7 and 12. Training comprised twice-weekly sessions of 15 minutes, over eight weeks. There was an improvement in auditory-visual matching during the training period. There were also improvements in some reading test scores, especially in reading nonsense words and in reading speed. These improvements in tasks which are thought to rely on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suggest that such reading difficulties in dyslexia may stem in part from more basic perceptual difficulties, including those required to manage the visual and auditory components of the decoding task. The utility of the concept of auditory structuring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auditory and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skills when a child learns to read.  相似文献   
59.
以听障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起始掩蔽范式下的真假字判断任务,综合利用音位和语音条件考察高、低阅读能力听障大学生语音编码的特点。结果表明听障大学生的语音编码受阅读能力调节,具有同音优势和韵母优势。其中异音条件下调节作用和韵母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60.
对于健听者而言,语音编码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听障者在阅读中是否存在语音编码?对于拼音文字而言,这个问题目前国际上存在很大的争议。中国听障者在阅读中是否使用了语音编码也逐渐开始受到重视。为了给国内研究听障者语音编码的学者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考察听障者语音编码研究中常用的研究范式,包括实验程序、逻辑及相应的研究成果。最后,对今后我国听障者语音编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