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54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 widespread error that occurs with a posteriori testing in factorial analyses of variance. Frequently, an incorrect sample size is used under the radical in the formula for computing a critical difference such as the Fisher least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This usually leads to an inappropriately large critical difference; thus, few if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uncovered between the means. An interesting example of this error, from a journal article by Van Berschot (1979), is examined. Researchers are urged always to use under the radical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on which each mean being compared is based.  相似文献   
62.
This study was an attemp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drive on probability learning. Each of two groups of Ss was divided into high- and low-drive groups on the basis of MAS scores. Each S was given 200 trials on a probability learning task, with 70 per cent reinforcement on one side and 30 per cent reinforcement on the other. At the .05 level,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in probability choices, and neither group differed from the objective probability scores.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trials involved, the introduction of emotional arousal, and Hullian theory. On the basis of a comparison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it was suggested that investigators be cautious in generalizing probability learning results from one species to another.  相似文献   
63.

The fracture surface energy is calculated for a one-dimensional, exactly solvable model of a crack.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crack surface tension i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a self-consistent Einstein approach. It is found that lattice vibrations result in a strong reduction in the crack surface tension.  相似文献   
64.
随机抽取8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采用DRM(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探讨了激活水平和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随机呈现条件下,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显著低于分组呈现条件,但学过项目的正确再认率在两种条件下无差异。(2)在高激活水平条件下,学过项目的正确再认率明显低于低激活水平条件,但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在两种激活条件下的差异不够明显。这表明,呈现方式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有显著影响,而激活水平的影响则不显著。由此可知,人们的记忆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信息干扰的情况下因内在联想过程而自发地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5.
创新思维中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认知神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是人类智能的高级表现, 创新思维则是个体创造性的核心过程。我们以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顿悟过程为研究对象, 提出并验证了创新思维中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理论构想; 综合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的技术优势, 初步揭示了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大脑机制。具体表现为, 楔前叶的激活可能与原型激活和关键信息提取有关; 左侧额下回/额中回的激活可能与与思维定势打破和新异联结形成有关; 同时研究也表明大脑的特定准备状态(额中回/扣带前回的激活)对顿悟的产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6.
李燕芳  管益杰  陶沙  董奇 《心理科学》2005,28(6):1361-1367
以597个核心家庭的父亲、母亲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母亲守门行为与父子依恋的关系以及父亲教养投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母亲开门行为正向预测父子依恋,母亲关门行为负向预测父子依恋;(2)母亲开门行为通过正向预测父亲教养投入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父子依恋,而母亲关门行为通过负向预测父亲教养投入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父子依恋。研究结果扩展了母亲守门行为的作用效果研究,对家庭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高定国  肖晓云 《心理科学》2005,28(3):619-625
摘要 为了考察预期想象对不同拖延水平个体拖延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一般拖延量表(General Procrastination Scale)选取高拖延被试和低拖延被试,要求被试在进行模拟现实的拖延任务之前分别对任务过程和任务结果进行预期想象,比较不同拖延水平的被试在预期想象作用下拖延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两组被试中,相比于无想象条件下的拖延行为,对任务过程的预期想象增强拖延行为,对任务结果的预期想象削弱拖延行为;(2)对任务不同成分的预期想象所引发的情绪与拖延行为的变化相关显著。这说明情绪和预期想象是影响拖延的重要因素,合理地操纵对任务不同成分的预期想象可以有效干预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68.
语义启动模型以及启动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启动效应一般分为两种——知觉启动和语义启动(概念启动)。语义启动的范式逐渐成为研究语义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主要研究手段。该文针对语义启动发生的3种机制:激活扩散模型,复合线索模型和分布式记忆模型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并且重点介绍了分布式记忆模型。同时对启动效应可以激活语义知识的范围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69.
说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说普通话的129名一岁半至四岁半儿童的口语资料为基础,首次确定了正常发展的普通话儿童在语音习得过程中各年龄段的音位集合、音位习得的先后顺序、及习得过程中典型的语音简化类型。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普通话儿童语音发展水平标准化测试,及对患有语音障碍的儿童的诊断。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中同时体现了各语言共有的“普遍趋势”和普通话独有的语音特征,从而为跨语言语音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进一步发展了儿童语音习得的理论。  相似文献   
70.
脑激活定律     
用物理学的观点在系统水平上讨论脑内功能子系统的脑区激活及相互作用。引入一些参量描述脑功能特性 ,并且根据现有实验事实提出脑激活的四条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