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Nature of the working memory deficit in fragile-X syndrom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orking memory performance in a group of young Fragile X males with FMR-1 full mutation was compared to a learning disabled comparison group comprising Down's syndrome males and two control groups of mainstream schoolchildren. Performance was assessed on a battery of tasks tapping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working memory-phonological loop, visual-spatial sketch pad, and the central executiv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ragile X group displayed a general impairment on working memory tasks that cannot be attributed to a single working memory component per se. Instea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Fragile X males have a working memory deficit that may be attributed to how much attentional resource a specific task requires and their overall available executive capacity, irrespective of the working memory subsystem.  相似文献   
122.
Several studies have revealed syntactic priming effects in 3- and 4-year-old children. However, the eventual role of syntactic priming in the learning of complex syntactic structures has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paper investigated in young children the effect of being exposed to complex syntaxic structures employed by adults. In this perspective, we used a syntactic priming paradigm with kindergarten children. It aimed at studying whether children would in turn spontaneously produce more complex syntactic structures, compared to another condition with no prior exposure to such complex sentences. We determined the cognitive and linguistic factors susceptible to explain 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yntactic priming. The finding suggests that syntactic priming procedure can to be used to train young children to produce complex syntactic structures. Lexical knowledge and short-term phonological memory could explain 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these complex syntactic structures.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but also in terms of possibl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3.
儿童对汉字结构中语音线索的意识及其发展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舒华  曾红梅 《心理学报》1996,29(2):160-165
采用纸笔测验探讨了二、四、六年级小学生读形声字的读音特点。结果表明,儿童对规则字的读音好于对不规则字和不知声旁字的读音。在对不熟悉字的读音中,儿童更多地利用汉字结构中的语音线索,更多地表现出能力差异。读音错误分析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高,儿童读音中非系统错误的比例减小,而声旁、类似错误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24.
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鲁忠义  张亚静 《心理学报》2007,39(5):768-776
语音回路是工作记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加工和存储语音信息。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以正确数和反应时 为指标,汉语语篇为阅读材料,探讨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发音抑制的范式,结合错误干扰考察了语音回路中的发音复述装置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实验二采用无关言语的范式,结合错误干扰考察了语音回路中的语音存储装置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发音抑制和无关言语的方法证明,语音回路中的发音复述装置和语音存储装置在汉语阅读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2) 字音和字形都影响汉语的阅读理解,但字形比字音起着更大的作用,而且它们的作用机制也不相同,字音直接进入语音存储装置,而字形要经过字音的转换进入语音存储装置。(3) 词频与语音回路有密切关系,语音回路中的发音复述装置的作用在高频词上有明显的表现。(4) 词频与字形、字音也有密切关系,在低频词的条件下,字形的作用大于字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5.
口吃者的言语计划缺陷——来自词长效应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吃者与非口吃者在词长效应上的差异是口吃语音编码缺陷的一个重要的支持证据。本研究在综述词长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种解释提出了三点置疑,即词频、句法复杂性和发音长度也可能是造成词长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三个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一和实验三在口吃者和非口吃者之间都得到了稳定的词长效应差异,并且排除了词频和发音长度对于这种差异的影响;实验二在控制词长的条件下,发现口吃者对于句法复杂性是敏感的。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口吃在言语产出中的语音编码和句法编码中都存在缺陷。同时,本研究对于口吃治疗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6.
选择大学二年级数学系的学生作为被试,要求他们完成控制条件、语音任务、手动任务和随机间隔决策任务条件下的简单指数乘法等式判断任务,实验结果表明:(1)三种次级任务在真假等式判断的反应时上的干扰效应非常显著;(2)三种次级任务显著增加了假等式判断的错误率,但没有显著增加真等式判断的错误率。这说明,语音环路、视空间模板和反应选择成分参与简单指数乘法等式判断,而且真假等式判断具有不同的注意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127.
以128名小学一、三年级的学生为被试,以英语语音意识测验和言语智力测验为工具,采用因素分析的技术,初步探讨了“语音意识与语音智力同质说”的合法性问题。结果表明:(1)围绕小学一、三年级的英语语音意识和言语智力测验数据而进行的探索性因素分析,都抽取了唯一的公因子;(2)围绕小学一、三年级的英语语音意识和言语智力测验数据而进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也发现,小学一、三年级的语音智力结构模型,都具有出色的拟合度。这些结果都说明:“语音意识与语音智力同质说”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8.
汉语词汇语音中介效应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桂琴  韩玉昌  周永垒  任延涛 《心理科学》2007,30(2):308-310,292
使用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504型眼动仪,采用语音中介启动范式,对汉语词汇识别是否存在语音中介效应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被试对语音中介词的首次注视点持续时间、凝视时间均显著高于控制条件;(2)当语音中介词为低频词时,被试对语音中介启动词的总注视时间显著高于控制类型;(3)语音中介类型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控制类型;(4)实验结果表明,汉语词汇识别中存在语音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9.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 电脑打字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汉语使用者而言, 电脑打字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书写方式, 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语言使用经验。这种新的经验是否影响汉字加工值得探讨。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电脑打字对汉字语音和字形加工的影响。实验一的结果表明, 拼音输入法经验对声母和韵母的加工都有促进作用;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 拼音输入法经验对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的加工也有促进作用, 而且对成字部件搜索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非成字部件。  相似文献   
130.
阅读障碍语音缺陷是阅读障碍的关键原因之一。脑科学研究发现,拼音文字系统中阅读障碍者在语音加工的神经机制上存在缺陷,相关脑区包括颞—顶—枕联合区和额下回;而汉语阅读障碍者语音加工时,激活的脑区和拼音文字系统阅读障碍者激活的脑区不同,涉及左额中回和右脑一些皮层。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阅读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