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3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中国文化的情理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理”这一特殊范畴表达了儒学与中国化中一种情理交溶,以情为源和本,以理为鹄和用的特有化精神。基于传统社会的情理精神与现代理性精神是相冲突的,建立在情理精神基础上的人治传统更可能对现代社会的法治起到巨大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62.
Leslie Marsh 《Zygon》2016,51(4):983-998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work of philosopher‐novelist Walker Percy to the Zygon: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Science readership. After some biographical and contextual preliminaries, I suggest that the conceptual collecting feature to Percy's work is his critique of abstractionism manifest in a tripartite congruence of Cartesianism, derivatively misapplied science, and social atomism.  相似文献   
63.
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精神教育一直存在误区, 误将医学人文知识的多少等同于医学人文精神的高低;重视医学科学教育, 忽视医学人文教育;误将人文精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同;过分夸大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对立, 错误定义二者的关系;浮夸的技巧教育掩盖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扼杀了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入发展。只有正确认知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误区才能更好地做好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4.
从哲学上看,疾病是生命本体运动呈现出的异常变化,是生命存在的异常状态。其范畴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知识积累而不断变化,呈现出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患病不仅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构成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苦难,疾病是人类获取某种益处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判定疾病的标准表明,疾病本质上是一个实践的、带有价值判断的观念。  相似文献   
65.
66.
关于全科医学兴起和发展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科医学的兴起已经成为"必然",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应该对这种"必然"做出理性的思考.全科医学的兴起和发展隐含着对现代医疗中失人性化倾向的反动,揭示了人道主义精神在现代医疗中的回归.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是一种互补关系,共同丰富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7.
探讨角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治疗措施。运用现代医学知识,以创造性思维突破常规, 多因素多环节不同水平干扰发病过程。创造性思维可寻找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在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中正确运用哲学观点,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可降低本病的致盲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促进人类健康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8.
According to insight-oriented psychotherapies, the change clients undergo during therapy results from insights gained into the “true” nature of the self, which entail greater self-knowledge and self-understanding. In this paper, I question such claims through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epistemological and metaphysical values underlying such forms of therapy. I claim that such psychotherapeutic practices are engaged in a process that subtly “absorbs” clients into the therapist’s philosophical framework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certain problematic conception of subjectivity, knowledge, and reality. Through mechanisms which are intrinsic to the therapeutic encounter, such as suggestion and power, such therapies construct and reconfigure clients along the lines of socially accepted norms and values. Consequently, insight-oriented psychotherapy results in a deceptive form of social control.  相似文献   
69.
关于医学人文教学几个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23  
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存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在的差异;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是一切的根本,人的生命、思想、理想应当受到关爱和尊重;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包括理念层次和实践层次;人文精神是一种普世价值而主要不是意识形态;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素养,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医学人文教育应当渗透到医学专业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70.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opic of spiritual injury and the possible influences and relationships it might share with education‐to‐work transitions of young adults. Students of both dominant and minority cultural backgrounds were interviewed to gain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how perceptions of transitions came about. Further, I sought to understand what role spirituality and experiences of spirit injury have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