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0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333篇
  389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设立后,学界存有部分反对观点认为本罪分则位置及实行行为的规定存在问题。基于解释论的立场,本罪保护法益为基因库安全、人性尊严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秩序,立法通过对形式法益的保护一并实现了对实质法益的保护,且公共卫生管理秩序是主要法益,故本罪在刑法分则中的体系位置无可厚非。因为“植入人或动物子宫”的行为是实现生殖系基因编辑或生殖性克隆目的的必经阶段,所以本罪实行行为的规定在技术层面上彻底断绝了被基因编辑、克隆的细胞发育成存活个体的机会,从而达到了对该犯罪行为规制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812.

审视我国现有法规对艾滋病防控的影响,剖析其在维护个体权益与促进公共卫生平衡中的挑战,以实证案例和艾滋病悖论为切入点,分析艾滋病刑事定罪涉及的伦理问题,提出科学、伦理和法律方面的应对策略。强调将艾滋病病毒传播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加以解决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在法规制定和司法实践中,应纳入科学事实和医学证据,避免过于宽泛的刑事定罪。在决策过程中,应全面考量生命伦理学原则,最大限度避免可能的交叉歧视、多重污名以及暴力伤害。此外,还应重视公共卫生视角下的补充或替代方案,确保干预措施积极有效。

  相似文献   
813.
着眼于中西医戒鸦片烟毒之比较,进行鸦片社会医药文化内涵史学与哲学反思。经比较发现,中医药较之西药戒鸦片烟毒更具“科学与文化”互补的况味,并富含“修身养性”的文化内涵。由中医戒烟组方得出哲学启示:整体观、调和观可与对抗观互补;中医学戒烟毒组方理论符合自然辩证法;中医学戒烟毒的“引药”理念及“顺应性”治法可融会顺势疗法体系,并可纳入哲学“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语境。在现今社会吸毒“沉渣再起”时,中医药戒烟毒尤具优势。  相似文献   
814.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徐富明  朱从书  邵来成 《心理科学》2005,28(5):1240-124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用教师工作倦怠问卷、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调查表、教学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6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教师的主动应对、被动应对、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分别对教师的整体工作倦怠感及其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15.
创造力的领域特殊/一般性问题是创造力研究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Baer和Kaufman基于大量实证研究, 提出创造力游乐场理论。该理论以游乐场做隐喻, 将创造力分为先决条件、一般主题层面、领域和微领域, 并将创造力的一般性成分和特殊性成分联系起来, 说明这两种成分在层级结构中是如何在不同程度上重叠的。这一理论是西方研究者提出来的, 我国研究者在创造教育实践中也摸索出了类似的培养模式, 两者互相印证, 说明该理论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816.
先秦音乐与儒家的礼乐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理论在先秦时期已初具系统。从音律上看,先秦音乐与现代音乐或西方古代音乐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但在音阶的选用上,人们把“五声”视为最理想的音阶,所追求的音乐意念是“和”。先秦儒家在继承周代礼乐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礼以别宜、乐以敦和”的礼乐理想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本途径,不仅使礼乐之间的互补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还使“乐”的含义发生了深刻的转化。所谓乐,不仅指声音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愉悦,即“无声之乐”。它所强调的是个人对差别性社会规范即礼的发自内心的认同,并从生活践履中获得和乐的内在体验。  相似文献   
817.
Many studies have observed phonetic and phon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function words and content words. However, as many of the most commonly cited function words are also very high in frequency,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se differences are the result of syntactic category or word frequency. This study attempts to determine whether syntactically defined function words are indeed phonologically and phonetically reduced or assimilated when word frequency is balanced. Thre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distinguish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 factors of category and frequency on phonetic and phonological reduction and assimilation. Overall results suggest that syntactic category and word frequency interact with phonetic and phonological processes in a more complex way than previously believed. Experiment 1 measured final t/d dropping, a reduction process, using electropalatography (EPG). Experiment 2 examined vowel reduction using acoustic measures. In Experiment 3, palatalization, an assimilation process, was examined using EPG. Results showed that t/d dropping responds to the factor of syntactic category, whereas palatalization is affected by word frequency; vowel reduction responded to both factors, with a dominant syntactic category effect and a secondary within-category frequency effec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models of lexic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orie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18.
Jason P. Roberts 《Zygon》2015,50(1):42-63
While the social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worlds away from the historical‐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the biblical myth‐symbols of the image of God and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 first emerged, Philip Hefner's understanding that Homo sapiens image God as created co‐creators presents a plausible starting point for constructing a second naïveté interpretation of biblical anthropology and a fruitful concept for envisioning and enacting our human future.  相似文献   
819.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的来源、理论假设和在美国与欧洲(个人主义文化)、东亚(集体主义文化)样本中的实证研究。SCM假设:(1)用热情和能力区分不同群体的刻板印象;(2)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是混合的;(3)高社会地位群体被刻板为具有高能力,竞争性群体被刻板为缺乏热情;(4)刻板印象中存在参照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抑。在比较和评价SCM与其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刻板印象内容研究进一步细化和扩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20.
杨海文 《现代哲学》2006,(4):91-101
如果我们愿意在阅读中与《孟子》相逢,我们就应该立志去做一个大写的人。从道德理想主义层面看,《孟子》要求我们“证性善”,确立人之为人的性善之本;期盼我们“恶乡愿”,拒斥八面玲珑的伪善之方。从文化守成主义层面看,《孟子》呼唤我们“友古人”,经由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回想而求证本根之源;促使我们“辟邪说”,通过对异端邪说的批驳而澄清智慧之旅。有理想有文化的人,才会是一个大写的人。无论对于针砭欲望横流的当下世态,还是对于建构人皆尧舜的未来愿景,这种人格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