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1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2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创造力研究的新领域:合作创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力研究已经从重视个体创造力逐渐走向重视具有复杂互动功能的合作创造力。本文首先论述了合作创造力研究的产生及特点,然后总结了合作创造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个体与群体同一性、个体与群体动机以及有助于创造的个体及环境因素,并指出合作创造力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应在重视合作创造过程与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建构系统的合作创造力理论,同时注重研究合作创造力的支持环境与支持技术,并且发展出合作创造力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972.
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的理论构想,自编了西南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量表。约1,500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被试接受了测试。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西南少数民族的教育价值观包括教育效用、家族荣誉、个人发展、民族传承等四个维度,西南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价值观在性别和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民族和文化程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方法: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对598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MHT总分与父亲疏远、母亲疏远、同伴疏远呈正相关,与父亲信任、母亲信任、同伴信任、父亲交流、母亲交流、同伴交流呈负相关;同伴疏远、父亲疏远对MHT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信任、父亲信任对MHT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4.
群体断层强度测量指标的构建与检验:一个整合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立丰  王重鸣 《心理学报》2010,42(11):1082-1096
群体断层概念近些年来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但有关断层强度的测量却始终呈现出滞后的态势。已有的文献表明只有FLS, Fau和PMD三个指标对群体断层强度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测量, 且三个指标都表现出相当的稳健性。尽管如此, 三大指标却都没有能够反映断层宽度这个重要维度。本研究在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整合群体断层强度测量指标,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整合群体断层强度指标具体表现为亚群体内部一致性、亚群体间差异性和断层宽度的乘积。我们从以往研究中提炼了10个准则对新构建的指标进行了检验, 结果显示, 整合群体断层强度指标要显著优于以往的测度, 10个准则全部能够很好地拟合。本研究最后讨论了基于主观感知的断层强度的测量问题, 并提出了采用回归系数作为衡量亚群体间距离的PMD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975.
组织心理学研究的情境化及多层次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学 《心理学报》2010,42(1):10-21
由于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特定的任务, 组织心理与一般情境中人的心理有所区别。由于组织情境下的心理与行为受到个体、群体、组织甚至社会几个层次上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组织心理研究者所建立理论要揭示这些情境变量与所研究的现象之间的联系。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组织研究中的情境化趋势, 举例说明情境化对于理论发展的贡献。随后, 本文阐述了组织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层次问题, 强调界定构念和理论层次的必要性, 并说明界定理论层次背后的逻辑。文章以群体层次的研究为例, 说明形成群体层次构念的方法以及测量群体层次构念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鉴于组织中个体层次的因变量会受到个体和更高层次变量的共同影响, 文章在最后部分介绍了组织心理学研究中的多层次理论。本文以近年来发表的组织心理学研究报告为例, 说明研究的情境化以及建立多层次理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6.
使用青少年依恋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中学生孤独感问卷,对上海市20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116名普通学校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关系,结果发现:(1)和普通学生相比,工读学校学生对同伴更缺乏信任、情感更疏离,具有较低的自我概念,体验到的孤独情绪也较强烈;(2)工读学校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概念比其他年级学生要消极、女生比男生持有更为消极的自我概念,尤其是二年级的女生更为突出,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体会到孤独感;(3)同伴依恋各维度在对孤独感的预测程度和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自我概念的不同维度在同伴依恋与孤独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77.
群际接触理论——一种改善群际关系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群际接触假说基础上形成的群际接触理论表明, 群际接触具有改善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的作用。围绕群际接触理论的最新研究拓展了研究对象, 研究了群际接触对外显和内隐偏见的降低作用, 间接接触的作用也开始被重视。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作用机制涵盖依存关系、群际互动、情绪因素和认知因素四个方面。在对平等的地位、共同的目标、群际合作以及权威、法律的支持几个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跨群体友谊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研究中, 需要注意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完善群际接触理论的理论体系, 对不良的群际接触予以重视, 并注意与其他相关理论相结合, 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审视群际接触理论。  相似文献   
978.
王倩倩  张璇  孟蕾  马飞 《应用心理学》2005,11(3):271-275
本实验采用现场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不同音乐节奏和共餐人数条件下大学生就餐时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总的来说,音乐节奏对就餐时间的主效应是显著的,快节奏音乐下的就餐时间少于慢节奏下的就餐时间;(2)单人组被试就餐时间显著快于多人组被试共餐时间;(3)音乐节奏和共餐人数对就餐时间存在交互作用;(4)在单人就餐时音乐节奏对就餐时间的效应是显著的,而多人共餐则没有这种效应或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79.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history teacher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pirituality through the use of literature within the history curriculum. Using four case studies of history teaching in English comprehensive schools, the paper outlines a holistic approach to the subject – drawing upon art and music as well as literature – to foster children’s capacity for meaning‐making from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s. The paper argues that history education prepares children for the spiritual by virtue of three elements unique to the subject: First, the subject matter and conceptual content of history provide the context for students to engage with the complexity of questions at the essence of the human condition, establishing a cognitive conflict through which spiritual development is fostered. Second, the subjectivity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allow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ty of ethical enquiry within the classroom through which individuals can explore their own ideas and beliefs as well as those of others. Such enquiry fosters the development of reflexive empathy – the capacity to reflect on one’s own life in the light of understanding the lives of others. Third, the subject provides children with a language through which they can articulate their thoughts, beliefs and feeling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se unique elements are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ed through the complementary use of literature within history lessons, providing a powerful methodology which fosters children’s spirituality.  相似文献   
980.
This article begins by comparing terror and death and then focuses on whether killing combatants and noncombatants as a mere means to create terror, that is in turn a means to winning a war, is ever permissible. The role of intentions and alternative acts one might have done is examined in this regar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begins by criticizing a standard justification for causing collateral (side effect) deaths in war and offers an alternative justification that makes use of the idea of group liability. * This article is a shortened version of my “Failures of Just War Theory: Terror, Harm, and Justice,” Ethics 114 (July 2004), pp. 650–694, with the addition of new material on the use of terror in Section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