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13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采用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六城市的228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及人格类型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可分为民主型、权威型、专制型和忽视型四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5.2%、16.9%、20.8%、27.1%,不同父母教养类型的青少年在社会适应、人格五因素各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除撤回爱护与行事效率之间相关不显著外,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各维度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3)人格类型可以调节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表现在支持陪伴、自主准予及知晓度对积极适应的影响以及规则引导、自主准予及知晓度对消极适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2.
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市806名流动儿童和319名城市儿童为被试,采用问题行为问卷、小五人格问卷和家庭功能问卷,考察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城市儿童的差异,并探讨人格和家庭功能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分别达到了31.0%2、0.1%,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内化问题行为较为突出。(2)人格的情绪性、开放性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内化问题题行为,外向性、家庭功能的亲密度显著负向预测其内化问题行为,情绪性、开放性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宜人性、谨慎性、亲密度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3)人格在家庭功能的亲密度与内化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亲密度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43.
小学儿童对说谎及说真话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芬  傅根耀 《心理学报》1998,31(4):452-459
该研究分析比较了7、9、11岁儿童对故事中好/坏行为的评价,及对此两种行为说谎/说真话的评价。研究目的是想通过小学儿童对好行为与坏行为说谎或说真话的道德评价来检验说谎发展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结果表明:被试都有相当的能力区别行为与言语反应间的差异。对好/坏行为都予积极/消极的评价;而对相应的言语反应的评价则因条件而不同。  相似文献   
844.
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使他人获益的行为,这类行为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共情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脑岛等脑区的激活与消极情绪体验有关,是情绪共情的神经基础,利于产生亲社会行为动机;颞顶联合区等脑区参与对他人意图的理解,是认知共情的神经基础,利于个体选择有效方式帮助别人。女性在共情时激活额下回等与情绪有关的脑区,而男性在共情时激活颞顶联合区等与认知有关的脑区,这为男女个体在亲社会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提供了新证据。未来研究应完善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脑区功能的解释,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结合病理学研究考察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845.
青少年网络道德与其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晓辉  雷雳 《心理科学》2011,34(2):423-428
青少年是互联网的最大用户群体,他们的网络道德和亲社会行为表现值得关注。该研究使用问卷法探讨了447名中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发现: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较积极;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中表现的亲社会行为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紧急型、利他型、情绪型、匿名型、依从型、公开型,其网络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水平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情感对网络亲社会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46.
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自尊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人际信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整体情感与幸福指数量表对765名大学生施测,考察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与父亲关爱相比,大学生感知到更多的母亲关爱;与女生相比,男生感知到更多的父母过度保护;(2)父、母养育方式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3)母亲关爱对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关爱的影响,而父、母养育方式对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4)与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相比,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5)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父、母养育方式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  相似文献   
847.
采用孝道认知量表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调查了479名青年子女的传统孝观念, 探讨在青年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群体中, 传统孝观念的保持情况, 以及传统孝观念与早期(18岁以前)父母教养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年子女的传统孝观念整体上有弱化的趋势;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孝观念并无显著差异;(2)性别对传统孝观念存在一定影响, 女性尊亲恳亲和奉养祭念的孝观念显著强于男性;(3)父母的教养行为与子女孝观念的强弱有密切关联, 且这种关联因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48.
运用问卷法,对北京905名中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了问卷测量,并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父母关爱行为的维度结构进行了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西方研究者所使用的单维度关爱结构不同,中国父母的关爱行为具有多维度结构,除了情感关爱之外,物质关爱(包括行为关爱和饮食关爱两种)也作为独立的维度单独存在.此外,数据分析显示,中国父母在情感关爱和饮食关爱上有较高的水平表现,小学生父母在情感、物质层面上的关爱表现水平要高于中学生父母,父母的情感关爱表现水平与其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并且,父母不同维度的关爱行为与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儿童的发展之间,展现出了不同的关联程度,因此也从另一侧面支持了父母关爱行为的多维度结构.  相似文献   
849.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ontinuou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of performers in dyadic systems in team sports, as a function of changing information constraints. As a task vehicle, we investigated how attackers attained success in 1v1 sub-phases of basketball by exploring angular relations with immediate opponents and the basket. We hypothesized that angular relations would convey information for the attackers to dribble past defenders. Four basketball players performed as an attacker and defender in 1v1 sub-phases of basketball, in which the co-positioning and orientation of participants relative to the basket was manipulated. After video recording performance behaviors, we digitized participant movement displacement trajectories and categorized trials as successful or unsuccessful (from the attackers’ viewpoint). Results revealed that, to successfully dribble past a defender, attackers tended to explore the left hand side of the space by defenders by increasing their angular velocity and decreasing their angular variability, especially in the center of the cour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goal-achievement in attacker–defender dyads appear to have been constrained by the angular relations sustained between participants relative to the scoring target. Results revealed the functionality of exploratory behaviors of participants attempting re-align spatial relations with an opponent in 1v1 sub-phases of team games.  相似文献   
8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