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7篇
  1322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时距长度和速度变化对进度条时距知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度条在人机交互界面中具有广泛应用。本研究运用单任务的预期式范式和口头估计法,探究速度变化对不同时距长度进度条的时距知觉的影响,为进度条的智能化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时距长度影响个体的时距估计,时距长度与时距估计比率分数成反比关系;(2)进度条的不同速度变化趋势影响进度条时距知觉,在持续时间相同的匀速、减速、加速和先加后减四种进度条类型中,加速进度条的时距知觉最短,而匀速进度条时距估计最长。  相似文献   
252.
观点采择是指个体从他人或他人所处情境出发,想象或推测他人观点与态度的心理过程.观点采择能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群际关系.依照研究内容是否涉及群际互动,可以将前人研究分为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静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以通过自我—他人融合、不公正感知等中介机制影响群际关系.动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能引发反应性自我中心主义与评价关注,进而影响群际关系.未来可以从观点采择的真实干预、对群际冲突感知的影响以及检验观点采择与群际关系的调节变量等角度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53.
多人交互同步记录是一种新技术,可以实现同时对多人的脑活动进行测量,现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社会交互的研究中。本文从不同技术角度出发,回顾已经发表的有关多人交互同步记录的研究,从中可以了解不同的脑活动记录技术是如何被应用到各种实验范式中,以及人脑间是如何动态交互的。同时本文也对不同的多人交互同步记录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鉴于该方法的优势,其在未来的社会交互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4.
倪渊  李翠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5):711-730
多层次积极追随力是创业企业成长的重要保证。已有研究强调不同显性领导对积极追随力的影响, 结论存在较多争议。对此, 以内隐领导理论为基础, 构建了“内隐创业型领导-积极追随力”的多层次互动模型。根据此模型, 内隐创业型领导通过关系认同和领导代表性对个体与团队积极追随力产生促进作用; 团队积极追随力通过积极心理资本塑造内隐创业型领导; 团队差序氛围、员工传统性和领导特质调节焦点是互动关系重要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55.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新  林崇德 《心理学报》1999,32(4):418-427
采用经过标准化处理的观点采择故事对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二、四、六年级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进行测量,利用录像观察技术和同伴评定法分别测定幼儿园大班和小学儿童的同伴社会互动经验,考察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经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幼儿园大班儿童在准确采择他人观点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6-10岁为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10岁左右的小学儿童能够根据有关事件信息准确推断他人的观  相似文献   
256.
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回顾了分析显变量交互效应的常用方法。详细讨论了目前分析潜变量交互效应的主要方法,包括用潜变量的因子得分做回归分析、分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入乘积项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两步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比较和评价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归纳了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的研究趋势,并介绍了新近进展(包括LMS方法和GAPI方法)。  相似文献   
257.
本研究采用家庭录像观察,考察了53名4岁儿童及其父母在自然的家庭环境中的两个情境———自由游戏和完成拼图任务的智力游戏情境中儿童与其父母交往的行为特征和互动类型。结果发现:(1)在儿童4岁时,在家庭自由游戏情境中母亲的各种行为均显著多于父亲的各种行为,这表明在游戏过程中,母亲是儿童主要的交往对象。在拼图游戏情境中,除了父亲和母亲在商量和交流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之外,母亲的其他行为显著多于父亲的其他行为。儿童在这两个游戏情境中均表现出较多的顺从行为。(2)在自由游戏情境中,亲子互动类型包括四种:父母交流-儿童不交流型、母亲高控-儿童顺从型、父亲控制-儿童不顺从型和母亲不交流-儿童交流型。拼图游戏情境中,亲子互动类型有四种:父母放任-儿童独立型、父母控制-儿童顺从型、母子交流型和父亲控制-儿童顺从型。  相似文献   
258.
通过在某三级医院安宁疗护科为期5个月的田野研究,分析临终病人与家属的临终互动过程,阐明互动支持者在促进其临终互动过程中的作用。期间共收集21例研究对象的20份家庭会议录音、79张照片、21份个案笔记,梳理出7个临终互动情境。研究显示,互动支持者发挥的作用有互动促发激发互动意愿、互动支持增加互动勇气和互动保障促进互动进行。由此得出结论,互动支持者作为病人与家属的互动桥梁,通过互动促发、互动支持和互动保障,翻译其行为背后的情感与期待、转述情感的表达,促进有效陪伴和及时表达爱,使病人善终、家属善别。  相似文献   
259.
消极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是阻碍群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基于群际接触理论和群际焦虑理论模型,测量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交往时的群际焦虑水平、彼此持有的刻板印象和外群体态度等变量,考查了这些变量的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1)汉族在群际交往过程中的群际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少数民族;(2)女性比男性持有更积极的外群体态度;(3)消极刻板印象是产生群际焦虑和偏见态度的重要原因。减少消极刻板印象、降低群际焦虑是促进群际交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60.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认知易感性模型,本研究拟探讨初中生亲子关系对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81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自尊、情绪弹性与抑郁之间呈两两显著相关,且亲子关系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2)自尊和情绪弹性在亲子关系与抑郁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包括三条路径:一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情绪弹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自尊和情绪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初中生亲子关系通过内在心理因素对抑郁水平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