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98篇
  1291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Two hundred three teachers completed measures of work-family culture, work-family conflict,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Pearson correlations indicated that OCB was related negatively to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positively to work-family culture,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work-family culture predicts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that various forms of work-family conflict predict OCB. Analyses also showed that work-family culture predicts both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OCB, and that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does no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family culture and OCB.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importance for schools to foster a positive work-family culture.  相似文献   
92.
尽管绝大多数商业伦理决策都是由团队而非个人所做出的,但目前对团队伦理决策的研究还很少,尤其缺乏基于理论的深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个体伦理决策和团队决策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文化强调反省、中庸、威权领导等特点,我们对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式展开理论驱动的深入研究。具体来讲,将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来进行两个方面的4项子研究。在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方面,拟开展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模型构建研究,然后聚焦于团队伦理决策和个体伦理决策的核心区别,展开基于社会决策图式理论的团队伦理决策观点整合机制研究;在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作用模式方面,拟从成员和领导两个方面来进行:基于信息加工和团队冲突的成员多样性对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信息取样模型的领导特征对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3.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三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原发病因、替代治疗并发症、卫生经济学、生存质量、所在地医疗条件、非医疗因素等作出科学临床决策,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4.
进谏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诺莫网络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谏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等角色外行为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与组织公民行为相比,进谏行为是一个新的构念。本研究探索了进谏行为的构念内涵,并借鉴诺莫网络思路考察了进谏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问卷研究的结果表明:进谏行为能融入组织公民行为构念,领导公平和情感承诺对两者都具有正面影响,而大五中的宜人性维度对两者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从事角色外行为会导致更高的工作满意感。研究证实了进谏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构念内涵的相似性及存在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95.
英国心理学会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心理学会成立于1901年,有较长的历史;现有会员4万4千多人,在英国心理学研究和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领导和协调作用。该文介绍了英国心理学会的组织结构及它在2006年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96.
李纾  谢晓非 《应用心理学》2007,13(2):99-107
著名心理学家W ard Edwards对行为决策的学科形成与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简要介绍了Edwards的生平,以主观期望效用模型和贝叶斯决策为核心回顾了Edwards的决策理论、主要成就及其对行为决策研究的学术贡献。文章并从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科普、应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总结了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Edwards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主要影响。文章展望了行为决策研究的前景,并呼吁更多的中国心理学工作者投身于行为决策研究。  相似文献   
97.
王重鸣  徐小军 《应用心理学》2007,13(2):115-118,124
本论文以国家公务员为对象,从背景、核心自我评价和组织文化的层面来探讨公务员绩效评估公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公务员个人属性变量上,性别、职级、收入、工龄和年终绩效等级对绩效评估公平性上存在显著影响;单位组织文化各因子特别是诚信公正因子对公务员绩效评估公平性的影响最大,核心自我评价各因子对公平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8.
旨在探索组织变革背景下团队主动性行为的结构,并开发出相应的测量工具。首先对20家企业的27位高管进行了深度访谈,然后按照扎根理论思路对获取资料进行细致分析,探索团队主动性的结构,再按照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程序开发团队主动性的测量问卷,并以来自60家企业的70个团队(共292位成员)为对象进行了测验。研究发现:团队主动性的主要维度包括群策、协作和适应。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测量工具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构思效度。  相似文献   
99.
ABSTRACT

Past empirical evidence has suggested that a positive supervisor feedback environment may enhance employee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In this study, we aim to extend previous research by proposing and test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that examines the mediating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visor feedback environment and employee OCB.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259 subordinate-supervisor dyads across a variety of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We us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test our hypothes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upervisor feedback environment influenced employees' OCB indirectly through (1) both positive affective-cognition and positive attitude (i.e.,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2) both negative affective-cognition and negative attitude (i.e., role stressors and job burnou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0.
The ability of compassion felt toward one person to reduce punishment directed at another was examined. The use of a staged interaction in which one individual cheats to earn higher compensation than others resulted in heightened third-party punishment being directed at the cheater. However, among participants who were induced to feel compassion toward a separate individual, punishment of the cheater disappeared even though the cheater clearly intended to cheat and showed no remorse for doing so. Moreover, additional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reduction in punishment was directly mediated by the amount of compassion 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toward the separate individu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