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7篇 |
免费 | 89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9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想/不想范式(Think/No-think,TNT)是基于go/no-go范式提出来的用于研究动机性遗忘过程的实验范式,主要过程是指个体对于记忆的提取抑制可以导致随后该记忆的遗忘。近年来TNT范式的大量行为学研究都一致性地发现记忆提取抑制可以产生负性控制效应,验证了在实验室情境下对动机性遗忘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其中,负性控制效应指的是压抑条件的项目相对于基线条件的项目的回忆量有显著降低。关于动机性遗忘发生的神经机制的探讨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证据,总结脑电(EEG)和功能核磁共振(f MRI)两个模态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动机性遗忘发生的多模态功能网络模型。最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展望了TNT范式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中特别注意到同步EEG-f MRI技术的应用有望为我们揭示出记忆提取抑制导致的动机性遗忘发生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62.
163.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测量的BOLD信号,即受试者安静地躺在扫描仪中,不给受试者任何特定的任务,受试者也不用做任何反应,此时受试者的大脑活动处于自发状态。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为抑郁症发作的临床现象提供神经影像学依据,以期为将来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生物标记。因此,本文综述了大量抑郁症患者在静息态脑功能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了单、双相抑郁症,首、复发抑郁症,早发性、晚发性抑郁症,难治、非难治性抑郁症等不同类型的抑郁症在包括局部一致性(Re Ho)和低频振幅(ALFF)在内的功能分化以及包括功能连接密度(FCD)、功能同伦(VMHC)、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和ROI功能连接在内的功能整合两大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4.
对一般流体智力的脑成像研究有助于探明智力的脑机制。从结构成像与功能成像两个方面阐述了相关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一般流体智力与总的脑体积、额叶或其他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中等正相关。一般智力(g)因素负荷高的任务比负荷低的任务引发特定脑区更大的激活。较早的研究发现一般智力水平个体差异与脑区的激活呈负相关,但此后的一些研究却得到相反的结论。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将脑成像技术与EEG或ERP技术结合起来,整合多水平(心理测量、遗传学等)的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一般流体智力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165.
双酚A (bisphenol, BP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具有弱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活性, 与雌激素受体有一定的亲和力。本实验探讨长期BPA暴露对成年小鼠恐惧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将9周龄雄性小鼠暴露于BPA (0.4、4、40 mg/kg/d) 90 d, 建立小鼠亚慢性BPA暴露模型后, 进行场景性条件恐惧训练, 然后分别在电击后1 hr及24 hr检测小鼠的僵立时间, 同时在电击前、电击后1 hr及24 hr检测海马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 BPA (4、40 mg/kg/d)暴露延长小鼠场景性条件恐惧训练后1 hr及24 hr的僵立时间。Western blot蛋白检测结果显示, 行为训练前, BPA降低了小鼠NMDA受体NR1亚基表达水平, 上调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表达。行为训练后1 hr及24 hr, BPA促进海马NMDA受体亚基NR1和组蛋白H3乙酰化表达, 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表达, 同时促进ERK1/2磷酸化水平。以上结果表明, 长期BPA暴露提高成年小鼠恐惧记忆获得的同时延长恐惧记忆的保持; 该作用可能通过激活海马的ERK1/2通路而改变核内组蛋白乙酰化和NMDA受体水平进行。 相似文献
166.
利用fMRI脑成像技术探讨图形型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设计了一种由图形形状和条纹方向描述的简单几何图形组成的归纳推理任务,这种图形型任务与以往研究中常用的语句型归纳推理任务是同质的。根据两个图形共享特征数量的不同设计了两种实验任务:共享两个特征(2T)和共享一个特征(1T),以休息基线(Rest)作为控制任务。2T和1T任务均为归纳推理任务,但2T任务包含知觉特征整合成分,而1T任务不包括。结果发现:与控制任务相比,归纳推理任务在前额区(BA6、9、11、46、47)、尾状核、壳核和丘脑等脑区有显著激活,反映了\"前额皮层-纹状体-丘脑\"通路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的重要作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的知觉信息整合与右侧额下回(BA47)、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等脑区有关。 相似文献
167.
168.
运动表象质量与运动技能水平有关,运动表象质量随着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器械使用可使人脑产生可塑性改变,使用者会将器械纳入身体图式。然而,两者影响运动表象的神经心理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析篮球运动员与新手在不同持球条件下表象投篮时脑功能活动的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员表象质量较好,镜像神经系统激活高于新手;持球条件下运动员表象质量显著高于不持球条件下,镜像神经系统激活程度显著低于不持球条件下。研究说明持器械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表象质量,器械使用带来镜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9.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often present with comorbid Obsessive Compulsive Behaviors (OCBs), but little research exists o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OCBs. Using a single-case experimental design,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efficacy of a Group Functional Behavior-based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Fb-CBT) to reduce OCBs in an 11-year-old youth with ASD. Tailored to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this youth, Fb-CBT included traditional CBT components (e.g., psychoeducation, cognitive-behavioral skills training, and 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coupled with 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Time-series parent report data and standardized measures showed clin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OCBs, an increase in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and high consumer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70.
Steven C. Hayes 《Journal of Rational-Emotive &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2005,23(2):131-151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 and Relational Frame Theory (RFT) are part of the new wave of treatments and analyses
that seem to be emerging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this article, data in support of these new approaches are provided,
and evidence that ACT works through different processes than traditional CBT are presented. The integrative proposals of Ciarrochi
and Robb, and Ciarrochi, Robb, and Godsell are then considered. In the long run, whether such integrations are useful is an
empirical matter, but concerns are raised about the effects of focusing on the content of beliefs, and the role of logical–empirical
challenges to belief.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Steven C. Hayes,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298,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NV 89557-0062, US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