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6篇 |
免费 | 84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10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使用《运动想象问卷−修订版》筛选出的30名被试(男女各半), 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监测被试在执行实际举哑铃(男生, 4磅和8磅; 女生, 2磅和4磅)任务和想象举同等重量哑铃任务时, 其大脑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男女被试在运动执行与运动想象任务下都激活了主运动皮层; 且运动执行的大脑激活水平高于运动想象。在执行实际运动任务时, 运动强度显著影响大脑皮层血氧浓度的变化, 表现出左半球偏侧化优势; 在执行想象运动任务时, 运动强度没有影响大脑皮层血氧浓度的变化, 且无偏侧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测量的BOLD信号,即受试者安静地躺在扫描仪中,不给受试者任何特定的任务,受试者也不用做任何反应,此时受试者的大脑活动处于自发状态。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为抑郁症发作的临床现象提供神经影像学依据,以期为将来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生物标记。因此,本文综述了大量抑郁症患者在静息态脑功能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了单、双相抑郁症,首、复发抑郁症,早发性、晚发性抑郁症,难治、非难治性抑郁症等不同类型的抑郁症在包括局部一致性(Re Ho)和低频振幅(ALFF)在内的功能分化以及包括功能连接密度(FCD)、功能同伦(VMHC)、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和ROI功能连接在内的功能整合两大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3.
194.
以河南和陕西两省3812名4~9年级农村学生为研究样本, 考察其在抑郁、自尊、问题行为、幸福感、未来压力感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社会适应状况, 并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探讨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倾向值匹配之前, 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未来压力感知、抑郁和幸福感3方面的适应状况均比非留守儿童差, 在师生关系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单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感知到的未来压力及抑郁水平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经过倾向值匹配处理后, 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仍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未来压力感知也高于非留守儿童, 但其他方面的差异不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的社会适应差异不能完全归咎于父母的外出务工状态。 相似文献
195.
196.
采用神经影像技术研究人类工作记忆的脑机理是目前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表明存在负责不同信息加工的工作记忆系统 ,如词语工作记忆、空间工作记忆等 ,其中词语工作记忆主要由大脑左半球参与 ,空间工作记忆主要由大脑右半球参与。前额叶在工作记忆中的作用相当复杂 ,包括对记忆信息的注意和抑制、管理、整合等功能。合理巧妙的实验设计、多种研究手段的综合应用必将使人类工作记忆的脑机理得到充分阐明。 相似文献
197.
框架效应认知加工的脑半球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框架效应是行为决策中的经典\"异像\"。以往研究大多以亚洲疾病问题为决策情景,以学生为被试,本研究改变该做法。在中国背景下,以有工作经验的被试为样本,以创业风险决策为情景,通过被试者间设计的实验室实验,研究探讨了框架效应的大脑半球定位。结果表明,右脑激活条件下更容易出现框架效应,与此相应的,倾向以整体/启发式思维的个体更易出现框架效应。文章还对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8.
通过同步视觉或者序列本体感觉,被试学习不规则场景。学习完毕之后,在面对学习方向、自主旋转240°、和持续旋转直至迷向3种运动条件下,被试随机指出各个物体的位置。迷向导致同步视觉学习组指向的内部一致性显著变差,而序列本体感觉学习组不受迷向影响。离线的相对位置判断任务表明两组被试的环境中心空间表征没有差异。这证明通过序列本体感觉学习被试也可以形成稳定的自我中心空间表征,支持了空间快照理论的扩展和空间认知的功能等价假说。 相似文献
199.
Linda J. Cooper David P. Wacker Deanna Thursby Lee Ann Plagmann Jay Harding Thomas Millard Mark Derby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1992,25(4):823-840
Two studies were conducted with children who displayed behavior proble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ask preference, task demands, and adult attention on child behavior. In Study 1, we conducted brief functional analyses in an outpatient clinic to identify variables that facilitated appropriate behavior. For 8 of 10 children, distinct patterns of performance occurred; 3 children displayed improved behavior with changes in task demands, 1 child displayed improved behavior with a preferred task, and 4 children displayed improved behavior with changes in adult attention. In most cases, the children's parents carried out the assessments with adequate procedural integrity. In Study 2, we applied similar assessment methods to a classroom setting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We identified independent variables controlling appropriate, on-task, and academic behavior for 2 children on two tasks, with slightly different treatment procedures across tasks for both children.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brief functional analyses for both children corresponded to the extended classroom assessments. 相似文献
200.
The quality of approximations to first and second order moments (e.g., statistics like means, variances,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based on latent ability estimates is being discussed. The ability estimates are obtained using either the Rasch, or the two-parameter logistic model. Straightforward use of such statistics to make inferences with respect to true latent ability is not recommended, unless we account for the fact that the basic quantities are estimates. In this paper true score theory is used to account for the latter; the counterpart of observed/true score being estimated/true latent ability. It is shown that statistics based on the true score theory are virtually unbiased if the number of items presented to each examinee is larger than fifteen. Three types of estimators are compared: maximum likelihood, weighted maximum likelihood, and Bayes modal. Furthermor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ue score method and direct modeling of latent ability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