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94篇
  546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1.
说谎,作为人性的一方面,已经成为心理学、生物进化学、实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关注点。说谎会受到多种文化的谴责,说谎行为也是人们所不支持的。但是国外的研究发现,在普通人群中,不诚实行为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这种不诚实行为并没有影响被试诚实的自我概念。因此了解这种不诚实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人们认识和识别不诚实行为,提高人际互动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不诚实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出发,重点介绍了不诚实行为的研究范式、认知神经机制和影响因素。并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1)实验结果的解释水平低;(2)变量操纵不严谨;(3)研究方法局限; 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12.
在现实生活中, 有效的情绪识别往往依赖于不同通道间的信息整合(如, 面孔、声音)。本文梳理相关研究认为, 面孔表情和声音情绪信息在早期知觉阶段即产生交互作用, 且初级感知觉皮层负责两者信息的编码; 而在晚期决策阶段, 杏仁核、颞叶等高级脑区完成对情绪信息内容的认知评估整合; 此外, 神经振荡活动在多个频段上的功能耦合促进了跨通道情绪信息整合。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究两者整合是否与情绪冲突有关, 以及不一致的情绪信息在整合中是否有优势, 探明不同频段的神经振荡如何促进面孔表情和声音情绪信息整合, 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面孔表情和声音情绪信息整合的神经动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413.
李晴  陈安涛 《心理科学》2018,(6):1318-1324
视频游戏是一类需要借助视听设备并基于一定剧情进行操作的游戏。先前研究大多关注暴力视频游戏对攻击等负面行为的影响,但本文着重探讨视频游戏对个体认知能力的积极影响及内在神经基础,以辩证看待视频游戏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本文对前人研究归纳梳理发现,视频游戏训练能使个体认知能力得到持久改善,同时论述了视频游戏中脑神经基础和奖赏预期对认知能力的调控作用。未来研究应在规范视频游戏训练技术的基础上,用其干预靶脑区以提升个体特定脑功能。  相似文献   
414.
动作视频游戏是电子竞技中受众最广、心智挑战最高的游戏项目之一。目前对动作视频游戏专业玩家的能力特征了解尚不清晰。以职业选手和排名较高的玩家为对象,横断研究发现动作视频游戏专业玩家具有更快的注意选择、更稳定的持续注意、更好的注意瞬脱表现、更高的多目标追踪能力和工作记忆容量。专业玩家更好的注意表现主要与更高的P3波幅有关,工作记忆表现与背外侧前额叶和右后顶叶等可塑性变化有关。此外,专业玩家还存在中央执行网络与多个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增强。目前游戏训练对认知的促进程度尚不足以弥补专业玩家和新手的认知差距。基础的认知能力对玩家游戏表现的预测有限。未来可扩展更高级的游戏决策,游戏组块或游戏模式的认知研究。  相似文献   
415.
仿真气球冒险任务(TheBalloonAnalogRiskTask,BART)能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真实世界的风险情境,具有高生态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已经成为风险决策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范式之一。近年来,研究者发展了多种BART变体范式,对发展、健康以及精神病理等多领域的风险决策行为及其神经基础开展了广泛探索。BART任务中的风险决策加工与腹侧纹状体、前扣带皮层、脑岛、中脑及背外侧前额叶等脑区的激活相关。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BART任务在风险决策认知神经领域的信效度并扩展BART的应用情境。  相似文献   
416.
王紫乐  张琪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0):2206-2218
生物的视觉搜索能力对适应外部复杂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生存意义。注意模板可以在搜索任务的过程中增强相关信息和抑制无关信息,从而快速找到目标。总结近期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发现:在建立注意模板的过程中并不能明确是基于语义信息还是视觉特征信息;注意模板不仅可以存储在工作记忆中,也可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不同类型注意模板的神经机制存在差异。未来的研究应关注注意模板在建立过程中内部信息如何传递,并关注不同人群注意模板的神经机制,以及解决拒绝模板抑制机制的理论争议。  相似文献   
417.
关于阅读障碍神经机制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仍不完全清楚,阅读障碍者脑区的异常,究竟是阅读障碍的原因还是结果。研究者发展出不同的研究范式来探究此问题,包括学龄前研究、双对照组研究、纵向研究等。文中综述了这些研究范式各具的优势、不足和研究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分析了确认因果关系之所以困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细致区分阅读障碍的亚类型;(2)以成熟和完善的阅读认知-神经模型为指导;(3)通过不同的研究范式进行交叉印证;(4)综合考虑脑的动态发展变化特点,和基因、环境、经验的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18.
自我控制是欺骗识别中一种重要的动机线索。但无论是在识别欺骗中, 自我控制扮演的动机线索角色, 还是在欺骗行为中, 自我控制扮演的监管机制的角色, 其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还不完全清楚。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而这些影响的神经基础也还没有完全破解。因此, 有必要结合行为、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多种技术手段来考察识别欺骗和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在欺骗中的作用及其心理机制。旨在探求在识别欺骗中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 还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 欺骗行为中是自我控制能力, 还是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 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是符合能量耗竭观, 还是符合能量保存观。  相似文献   
419.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合作、分享、助人、安慰等。亲社会行为产生主要涉及几种认知过程:对他人行为和情绪的注意、社会信息加工、对结果的奖赏预期、社会规范表征、自我控制、以及社会信息整合与价值计算等。基于这些认知过程,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主要与前脑岛和前扣带回、默认网络背内侧子系统、奖赏系统以及前额叶皮层等神经区域有关,因此提出亲社会行为共同的认知-脑神经回路。未来可以对亲社会行为脑神经基础的共性、功能连接以及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20.
李灵  侯晓旭  张亚  隋雪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2):2040-2051
与其他类型的刺激相比, 个体会优先注意食物相关刺激, 即对食物刺激的注意偏向。对影响食物线索注意偏向个体因素研究的分析发现:(1)在状态因素中, 饥饿以及与自我威胁有关的、唤起强度大的负性情绪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有增强作用, 这在注意加工的早期和晚期都有体现; (2)在特质因素中, 行为研究发现, 相比于体重正常个体和非限制性饮食者, 超重/肥胖个体以及唤起节食目标的成功限制性饮食者没有更强的注意偏向, 但是, ERP研究发现, 在注意加工的早期阶段, 就出现了特质因素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影响; (3) fMRI研究发现, 对食物线索的注意过程伴随着脑岛、眶额叶皮层等与奖励相关的脑区及视觉注意网络的激活。未来研究需要:(1)从动态角度研究注意偏向, 进一步提高测量的信度; (2)使用专门的范式探究个体因素影响注意偏向的神经机制; (3)严格分离不同状态因素; (4)对被试进行严谨筛选和划分, 做好被试间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