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94篇
  546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因多态性对情绪调节神经回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脑成像和基因分析等新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 情绪调节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综述相关研究表明: 情绪调节的神经回路涉及背侧-腹侧前额叶、前额叶-杏仁核和皮层-边缘系统的相互作用, 这些神经回路受到5-羟色胺传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5-HTT)、儿茶酚转甲酶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COMT)和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 2, TPH2)等基因变异, 以及不同基因多态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情绪调节神经回路的功能出现障碍将导致情绪疾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2.
123.
网游成瘾与海洛因成瘾具有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其神经机制是否相同还不得而知。综合近5年来的MRI研究发现,两类成瘾存在部分相同区域的脑结构和功能损害,且在成瘾线索诱发下二者的4个成瘾相关环路(认知控制环路、奖赏环路、动机环路和记忆-学习环路)均出现了广泛而增强的脑区激活反应。但海洛因成瘾的脑损害区域偏向更高级的认知控制环路和奖赏环路,损害范围也更广(4个环路的功能连通性均降低),而网游成瘾的脑损害主要发生在相对低级的记忆-学习环路和动机环路,损害范围也较窄(功能连通性降低只发生在认知控制和记忆-学习环路之间)。这些结果说明,两类成瘾行为的神经机制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4.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whether dopamine (DA) pathway gene vari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smoking cessation, and compar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infulence factors on smoking cessation.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from 17 villages of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wenty-fiv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8 DA pathway genes were genotyped. Weighted gene score of each gen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whole gene effect.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calculate odds ratios (OR) of the total gene score for smoking cessation. Dominance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compar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heaviness of smoking, psychological and genetic factors on smoking cessation. 415 successful spontaneous smoking quitters served as the cases, and 404 unsuccessful quitters served as the control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association of total DA pathway gene score and smoking cessation was observed (p < 0.001, OR: 0.25, 95% CI 0.16–0.38). Domin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 for smoking cessation was heaviness of smoking score (42%), following by individual (40%), genetic (10%) and psychological score (8%). In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DA pathway gene variatio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uccessful smoking cessation, heaviness of smoking and individual factors had bigger effect than genetic factors on smoking cessation.  相似文献   
125.
利他惩罚是指在团体中与他人合作, 并不惜花费个人代价去惩罚不合作者以维护群体规范的一种利他行为。这种行为所具有的利他特征, 可能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行为模式, 是人类本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已有研究, 总结了可用于研究利他惩罚的主要范式, 回顾了利他惩罚的进化背景, 从大量实证性文献中提炼出 “不公平厌恶”及“心理理论和共情”两个维度来阐释引起利他惩罚行为的认知-情绪加工机制, 并整合了与其相关的脑神经证据, 最后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6.
程真波  黄宇霞 《心理科学》2012,35(2):436-440
疼痛是一种多维度的体验。情感成分和感觉成分是疼痛体验的主要成分,二者有着不同的神经机制。疼痛共情是痛觉\"共鸣\"的情绪反应,其神经机制的研究也围绕疼痛的情感成分和感觉成分展开。疼痛共情的情感成分的相关脑区主要有前扣带皮层和脑岛等脑区,与自身疼痛时相比,它们的激活位点及所处的神经网络存在差异;疼痛共情的感觉成分主要与初级感觉皮层以及一些其它的躯体感觉皮层有关,对它们的激活情况的研究受技术手段和实验范式的影响较大。未来的研究应从技术手段、分析方法及实验操作上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7.
跨期选择是指个体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的决策过程。跨期选择的计算模型从经济学的角度用数学模型来建构时间折扣函数,而认知成分模型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跨期选择中的心理效应与认知成分。跨期选择的神经基础有三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双机制加工取向、单机制加工取向、自我控制取向。未来研究应该在跨期选择的认知机制、神经通路及运行机制、跨期选择的应用,以及从进化的角度对人与动物的跨期选择行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8.
李林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8):1400-1407
神经机制分析是价值观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内稳态机制和情绪反应的固有模式可能体现出价值观的神经生物原型.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试图从子价值观、价值取向、价值观结构等方面寻找价值观的神经实体证据,也对价值评价、价值决策等相关过程进行了神经活动分析.初步发现了个体价值观与部分脑区活动的相关关系,涉及前额叶-顶叶-颞叶神经网络带的众多大脑结构.未来研究可沿循静态的价值观结构和动态的价值观加工过程两条线路,整合和完善现有分散的神经生理研究,将有助于更系统地理解价值观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29.
人和动物对声源方位的感知和心理确定建立在神经生理基础之上,得到了大量来自神经细胞电生理研究证据的支持。听中枢神经元可通过比较到达两耳声信号的不同特征和参量来体现其精确的声源定位能力。研究表明,声源定位过程是听觉系统复杂综合作用的结果,听觉中脑核团-下丘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丘中大量双耳听觉反应神经元可编码声音(源)方位信息,甚至双侧下丘间的联合投射也有可能参与双耳听觉反应的调制。  相似文献   
130.
发展性计算障碍是一种影响算术技能获得的特定的学习障碍。截至目前,有关发展性计算障碍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的理论尚存分歧,有关诊断与鉴别标准也未统一。近年来,对于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理论假设有从一般认知因素取向到数学特定因素取向发展的趋势。而随着脑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发展性计算障碍神经机制的研究也从针对单个脑区的特异性功能发展到从功能连接网络角度进行研究。并且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开发基于数学认知基本理论的干预方法,并采用了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的新方法。基因-脑-行为的整合研究将有助于全面揭示发展性计算障碍的发生机制,而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经过科学评估的干预手段将可能有效促进障碍者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